时间:2009-06-18 03:48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本报6月17日讯(记者齐作权)黑沟变绿沟,黑点变亮点。今天上午,三晋安全行采访团记者一行来到灵石县英武乡彭家原村一处废弃矿井沟,大家看到,这里青草丛生、树木葱茏。
“两年前,这里有十几个黑口子私挖滥采,植被全被破坏,满目疮痍、水土流失严重。”该乡乡长张金亮告诉记者,私挖滥采不但破坏了矿业秩序,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然而,一场始于2007年的私开取缔区域生态修复工程,却改变了一切:两年多来,英武乡通过治理870余亩废弃矿井沟,让荒山披上绿装,不仅修复了区域生态,而且有效遏制私挖滥采死灰复燃,给非法采矿窝点贴上了永久的“绿色封条”。
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上就有多少坑坑。灵石县委常委、副县长何发荣介绍,该县煤炭资源储量大、埋藏浅、易开采,几年前,在煤炭价格持续升高的利益驱动下,非法采矿泛滥成灾,一度成为最大的安全隐患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毒瘤。为此,该县采取加大资金投入、充实执法力量、建立私开取缔区生态修复机制等措施,将打击非法采矿作为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确保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英武乡,仅是灵石县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个案。目前,全县已经投入资金2800万元,治理私开取缔沟、叉26条,填埋废渣、平整土地、挖坑造林,完成生态修复区域14030亩。
“我们也没有想到,"绿色封条"有如此大的威力。”张金亮说,起初,我们在前面堵,黑口子在后面开,跟政策打游击战,搞得我们筋疲力尽,但收效甚微。“如今填埋了黑口子,在上面栽上树,"绿色封条"永久地封住了私挖滥采的黑口子。”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