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近7成中青年照顾父母力不从心 空巢和啃老并存

2009年06月23日14:41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国际在线

  调查显示近7成中青年渐感照顾父母力不从心

  “今年我还没吃上西瓜呢。”听到窗外卖西瓜的吆喝声,家住北京市石景山的李颖异老人叹了一口气。老两口已经很久没出门了,李老太腿脚不便,老伴患有轻微老年痴呆症,买菜看病都成了最艰难的事。

要看病就直接上医院开一大堆药,买菜也只能买土豆、茄子等耐储存的食物。

  李颖异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打电话,跟老同事们一打就是两个钟头。“有时想想这辈子熬过来真不容易,可我死了他也活不了。”老人指了指越来越像孩子的老伴。86岁的老伴已经不太能跟人口头交流,因为有人来,高兴地在房间里踱来踱去,还颤巍巍地送过来一把大扇子。

  如今,“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已很少有人遵循,“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衣食住行全靠父母的成年人也越来越多,他们被称为“啃老族”。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益派市场调查公司,对3144人(其中80后占65.8%,70后占23%)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给予父母更多精神关怀”成为新时期“孝”的首要标准,83.7%的青年选择此项。其次是“在经济上保持独立,不给父母增加负担” (73.3%);63.6%的人选择“尽量陪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59.4%的人选择“给予父母足够的物质保障”;48.3%的人选择“有出息,让父母感到自豪”。

  60.9%的人表示身边“空巢”和“啃老”现象并存

  64岁的王老太每天最害怕的,就是睡觉。每晚睡觉前,身患严重心脏病的她都会穿戴得整整齐齐,做好一切准备。两年前,老伴去世,独生女因身体原因不能照顾母亲,她就这样独自过了两年。一部旧式的半导体收音机,是她唯一的伴儿。

  据她所在的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小区里有60岁以上老人的家庭达800多户,其中“空巢家庭”有126户。在这个小区里,一条不到百米的小路两旁放着30多条长凳,每天早上和傍晚,长凳上都坐满了晒太阳、聊天的老人,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踪影。

  你在养老问题上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调查中,67.5%的人表示生活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53.1%的人表示自己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要承担多位老人的养老负担;52.9%的人和父母生活在两地,无法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

  去年刚刚结婚的龚志龙和妻子都是家里的独苗儿,要面对4位老人的养老问题。“现在父母还可以照顾自己,以后怎么办?很难把4位老人都接到北京,他们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都在老家,有什么事还是在老家方便。更重要的是,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大的房子和精力。”

  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的王红艳放弃了在济南的高薪职业,回家做了一名“啃老族”。她现在在冠县老家做教师,每月工资不足千元,“有同学结婚,连给红包的钱都没有,只能靠父母接济。为了陪在父母身边,只好‘啃老'了,他们好像也很乐意让我‘啃'。”

  调查显示,14.1%的人表示自己身边“空巢”现象更为常见,15.5%的人认为“啃老”更常见,60.9%的人表示两种情况并存。

  80.5%的人认为兼顾事业和父母才是最理想的

  “‘啃老'太狠心,‘空巢'太冷漠,哪个更不孝?”在80后心理群博“心灵安全岛”上,博主的这个问题,引发网友讨论。

  网友“学”说:“一直想到外面闯闯。但又觉得父母年纪大了,我该离得近些,方便照顾他们,真的很矛盾!”

  网友“夏晨”则认为:“不管远近,只需一点实际行动:常回家看看。”

  调查中,52.9%的人打算和父母住在一起,亲自照顾;也有24.4%的人选择不和父母住一起,从物质和精神上照顾老人。

  调查中,80.5%的人表示应该努力兼顾事业和照顾父母,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74.5%的人认同,和父母保持情感上的亲密,生活上的独立,才是真正的孝顺。

  在上海政法学院女性研究中心主任陈晓敏教授看来,对孝的理解,因人而异,应该是父母需要什么就给予什么,例如给予父母时间、精神、物质上的照顾。但是孝的第一要义还是要长大成人,做到独立,这无疑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以前人们追求养儿防老,随着城市文化、家庭结构的变化,现在,老人的生活来源基本上依靠社会,依靠自己的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

  本次调查中,只有6.0%的人计划把父母送到养老院等机构。45.0%的人表示养老院等社会养老机构无法让人放心,47.8%的人认为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不同城市无法互通给养老带来不少麻烦。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表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者的比例占8.9%,也就是说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有1400多万,而目前全国养老机构的床位总共只有275万张,远远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和“空巢家庭”的需要。

  杜鹏指出,政府应出台一些更具激励性的措施,例如建立所有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登记制度,集中管理数据,优先补贴为社会养老问题贡献多的机构,一个养老机构收住的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越多、服务越好,得到的相应补贴也应越多。

  “一提到慈善,很多人的意识里就是办希望小学,何不创办一些‘夕阳红'慈善事业?现在不是房地产热吗,能不能把好一点的地方用来建养老院?这都是可以考虑引导的问题。”陈晓敏说,普通老人的养老金每个月只有1000多元,我们要避免养老院的商业化和贵族化,这需要政府介入。

  调查中,61.3%的人希望政府投入更多资金,完善养老院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这几年,李颖异把周边的养老机构慢慢都看遍了,“公立的养老机构,我们根本就进不去。有几家私立的条件还不错,但一上来就要交5万押金。我和老伴每人的退休金不到1800元,哪有那么多钱啊?我们能住得起的条件又太差,就一直拖到现在也没进养老院。”

  李颖异现在每天看新闻,对于养老方面的消息尤为关注。她注意到,现在有些地方开始实行“居家养老”,就是对一部分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老人很羡慕,“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社区也能有这些服务?”

  “大量空巢老人的出现,使社会化养老服务需要增加新的内容。”杜鹏说,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和义工的作用,是养老服务体系的有力补充与完善。现在其实不乏志愿者,但在特定时间提供单项服务的志愿模式显然不能满足老人的日常需求。这项工作应该是细水长流,应把志愿服务和对老人的日常生活服务更好地结合在一起。造成空巢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子女和父母分居异地,随着异地医保和社保的打通,这一现象也将有所缓解。

  调查中,50.7%的人建议每个社区配备生活指导员,定期关心照顾独居老人;47.1%的人建议组织更多的社区志愿者,丰富社区老人活动。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