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6-25 03:49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1978年末,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在大包干协议上按下了手印,从此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伟大序幕。此举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30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月22日至23日,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第一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召开,全面部署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舆论认为,这是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是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与30年前的土地家庭承包一样,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也是源于基层的探索,也是农民的创造。此前,2008年6月8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集体林地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
全国集体林地有25亿多亩,占全国林地面积的58%,主要分布在山区。林权改革制度实施之前,集体林产权虚置、农民经营主体地位不落实等问题,制约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以及林区农民增收的潜力。
此次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我国25亿多亩的集体林地承包到户,相当于把36亿立方米林木储量,即数万亿元的林木资产落实到户,使亿万的农民获得更多的生产资料,为农民提供一个新的创业平台和致富空间。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没有见底,农民工返乡比较多的背景下,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可以吸纳更多返乡农民工开展植树造林。实践证明,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充分调动了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极大地释放出林地蕴藏的巨大潜力。
我省57个贫困县基本集中在山区,山区发展,潜力在山,希望在林。上世纪80年代河曲县农民苗混满率先开展户包治理小流域,90年代吕梁地区拍卖“四荒”使用权,这都对中国林权改革的探索产生过重大影响。此次林权制度的重大变革,对山西来说除了富民以外,对于整个生态环境改善也具有重要意义。全省上下,应该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把这次事关兴林富民、事关农村发展、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改革全面推向深入。
我们注意到,舆论除了对这次大规模的林权改革予以高度赞扬外,也提出好多配套改革的问题。那就是不能一放了之,而要给以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具体讲,一要明晰产权,切实给予农民平等的集体林地承包权并保持长期稳定不变;二要放活经营,切实让农民在林业经营中得到实惠;三要加强扶持,切实给农民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四要搞好服务,切实为农民提供便捷的技术、信息、林地流转等服务。换言之,就是政府部门和有关方面责任重大。
此外,舆论对过去一直贬低的“靠山吃山”论有了新的解析。那就是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能离开资源禀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一定错到哪里去。至于“怎么吃?”则大有讲究。比如山西的煤炭,山西人不靠不行,但是要转变吃法,要科学地吃,可持续地吃,我们正在进行的转型发展,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吃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次林权制度改革还具有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第一次以中央名义召开林业工作会议,其意义自然是十分重大了。有人将这一重大事件跟土改和土地家庭承包相提并论,是有道理的。
言平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