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最大铜鼓沉淀千年 “高凉文化”重现人间
中新社记者 陈明
中新社阳江六月二十九日电 不久前,暴雨过后的广东省阳江市传出消息:阳东县大八镇周亨村的河床,被暴涨的河水冲刷出一面东汉时期的铜鼓。
该铜鼓自四月十三日出土后,就把专家、学者们关注的目光牢牢地吸引住,该铜鼓也因出土地点被命名为“周亨铜鼓”。
据专家介绍,“周亨铜鼓”鼓面径宽一百四十二厘米,鼓身高八十二厘米。在中国目前已发现的古代铜鼓中,“周亨铜鼓”的鼓面径宽度名列全国第三位、广东第一位;而鼓身高度则名列全国第一。依照铜鼓的造型、纹饰、鼓耳和立蛙等特征,可判断其属于北流型铜鼓,年代为东汉时期。
“周亨铜鼓”出土后的两个多月来,有关铜鼓的价值和铜鼓的保护,成为专家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有关专认为,“周亨铜鼓”具备国家一级文物的标准,折射出厚重的“高凉文化”特点。
中国铜鼓研究会理事长、广西博物馆原馆长蒋廷瑜日前在广东阳江举行的“周亨铜鼓”专家论证会上称,国家一级文物应具备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在“周亨铜鼓”身上,都体现得比较充分。
蒋廷瑜说,这面铜鼓体型硕大,是广东省出土的最大铜鼓,国内出土的第三大铜鼓,具有唯一性。铜鼓精良的铸造工艺,以及铜鼓的精细纹饰等,不仅体现了铜鼓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也体现了很强的学术价值,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极好的参考。该铜鼓能否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还有待文物专家作进一步的评定。
在铜鼓保护的问题上,此间有关专家也相继作出了多方论证。据广东阳江文化部门官员透露,“周亨铜鼓”将运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进行陈列。
据相关资料记载,铜鼓是古代土著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召集群众、祭祀盛典、指挥作战的器物,后来发展为首领掌握权利的象征。在当时,铜鼓象征着号令一切的权利。
据考证,公元前一百一十一年,汉武帝就在广东阳江设置了“高凉县”,此后又设置“高凉郡”。公元三至八世纪,广东阳江曾是广东南部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东汉时期的广东阳江,呈现的是一种俚人土著文化,粤西和现今广西一带主要活跃着冯、宁两大家族,都使用铜鼓。完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