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还有专场招聘会?”向记者报料的杭州市民赵玉琴抛出了一个问题。
赵玉琴告诉记者,今天一大早她买菜回家,老远就看见浙江省人才中心门前的红色大横幅———“浙江省党员人才公益性专场招聘会”,当时她心里就犯起了嘀咕。
记者赶赴现场采访时看到,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的确在举办党员人才公益性专场招聘会。招聘现场人来人往,甚是热闹。
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这场普通的党员招聘会,却惹来了争议:有人认为,以免费服务促进党员就业,是一件大实事;但也有人认为,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凭党员身份优先就业,是否属于享受特权?更有律师认为,这样做有违就业公平原则。
“优先录用”理由充分
李秋是杭州一家广告公司的招聘人员。今天,与她一起在这里进行现场招聘的企业多达120家。
记者在现场看到,开场不到半个小时,应聘人员已将此处围得水泄不通。
“绝大多数党员的道德品质、责任感比一般人高,我们将优先录用。”浙江省一家广告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姚倩说。
招聘会的组织者、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职工的流动性加大,而最后留下来的人员大多为党员。他们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逐步受到企业的认可,企业也越来越看重应聘人员的党员身份。
“6点多就从家里出发了,坐了两个小时的车。”50岁出头的潘跃龙说,自从下岗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得知这个招聘会后,他专程从郊区临平赶来。
潘跃龙告诉记者,看到门口的大横幅,自豪感油然而生。“现在很多小企业组织生活过得少了,工作久了,党员的意识就慢慢淡薄了。”
潘跃龙回忆起以前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时,每个月生产小组都会过组织生活。“工作、学习、打乒乓……不仅有一份归属感,还能时刻认识到自己的党员身份,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要求。”
“公司准备招聘一些党员,也想达到这样的目的。”浙江一家物业公司的招聘人员向记者坦陈了招聘党员的初衷。
临近中午,潘跃龙与这家物业公司达成了就业意向。潘跃龙对记者说:“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身为党员同样也面临就业困难。省里以免费服务促进党员就业,是办了一件大实事。”
是否需要特殊照顾
72岁的赵玉琴是沈塘桥社区老年志愿者。
“我已经有50年党龄了。”赵玉琴说,当年女儿大学毕业后本来分配去了一家好单位,最后在她的劝说下还是放弃了。
“我们党员理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需要特殊照顾的。”赵玉琴回头看了一眼人才中心大门口醒目的红色横幅,说,“我觉得这样做有点特殊化,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违背。”
“我觉得这不太合适。”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建华说,是否有必要举办这样一场“专场招聘”值得斟酌。因为“党员专场招聘”会造成“只招聘党员”的歧义,让社会产生误读。
在招聘现场,一些前来应聘的年轻人对此也颇有微言。“为什么电子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电子采购员、外贸业务员、网络营销员之类的职位也要党员优先?”宁波大学电子信息化工程应届毕业生王亮在应聘人员登记表的政治面貌一栏中填上“团员”后,对一起前来的同学抱怨道。
杨建华说,有关部门这样的安排有失公平。党员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有就业歧视之嫌
浙江律师曾碧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平等就业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一点在我国宪法和劳动法中都有明确表述。因此,在普通职位面前,“党员人才优先”与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不符。我国就业促进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
记者在现场看到,所有的招聘海报均有统一的风格,即在海报最后一行用红色粗体写有:党员人才优先。
“这其实是省人才交流中心统一制作的。”一位招聘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的参会要求,每家单位在提供的应聘岗位上必须注明“党员人才优先”,或至少提供一个面向党员人才的岗位。
据了解,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就业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浙江省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47.41%,同比略高于去年,但今年应届毕业生人数也已上升至近24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党员具有优于普通群众的先进性,也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与广大群众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有关部门将"党员人才优先"作为招牌,不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的严肃性,也不利于树立党员的形象。”曾碧佳说。
本报杭州7月1日电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