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伟伦对记者说:“你看我爸爸的手,全是伤疤和老茧!” |
6月28日下午,18岁的秦伟伦接到一个电话:“你爸爸在工地上触电了。”他把父亲送上救护车时,电话再次响起:“你已经被北大预录了!”
出租小屋 走出北大学生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沙坪坝井口的先锋街,走过一条破旧街道,再穿过几片农田和树林,来到秦伟伦一家租住的瓦房。
十平米的房间,一张大桌子占据一面墙。桌子两旁放着两张木床,两张木凳,这就是全部家当。父亲秦栎玻头上包着纱布,右手似有不便。
“这房子50元一个月,莫嫌弃哟。”老秦端来凳子,满脸歉意。不过,看到儿子,他脸色又亮起来:“这孩子争气,从破屋走向了北大。”
目前,小秦已被北大物理系预录,并获得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资助。同时,他还成为本报第八届爱心接力助学活动关注的首位贫困生。
供儿读书 教师改当棒棒
“十余年前,老秦当了合川太和镇小学的代课老师,一个月拿60元钱。当老师本是他的梦想,但微薄的收入让他和妻子很揪心——他们常常连儿子的学费都交不起。为了儿子,夫妻俩最终决定一起到重庆打工,因为“当棒棒总比代课挣得多点”。
在城里,秦栎玻当棒棒,妻子做清洁工。为省钱,他们常常一整年不回老家,把挣的钱全部汇给儿子。
儿子愿望 抚平父亲伤痕
秦伟伦说,因为“下力”,爸爸经常受伤,“现在都还有11处”。他上初二时,父亲“下力”时头部摔成重伤。到现在,后遗症一复发就全身痉挛,神志不清。当初欠下的5万多元医药费至今没还完。为积攒他读书的生活费,父亲发病时总是硬撑,不吃药。
临别前,小秦悄悄对记者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挣钱帮爸爸抚平身上伤痕。”而背着儿子,秦栎玻也对记者说:“我现在没别的愿望,只想多接点活路,给儿子挣到生活费,让他顺顺利利读完大学。”记者 谈露洁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