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采自总装某基地“功勋着陆场站”的8个故事

2009年07月04日11:2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西安7月4日电 题:追星揽舟写忠诚——采自总装某基地“功勋着陆场站”的8个故事

  新华社记者李清华、李宣良

  6月中旬,一场别开生面的“故事会”在总装某基地“功勋着陆场站”举行。8名来自着陆场站不同岗位的官兵和家属,讲述了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或身边的真实故事。


  这些故事话语朴实,感情真挚,只因为它们全部来自于官兵的心底。

  人随卫星大迁移

  讲述人:救生回收队教导员郭江平,参加过3次神舟任务,荣立三等功1次。

  故事:每次外出执行任务,我们都要大搬家。雷达车、通信车、气象车、搜索车等等,浩浩荡荡百余辆,经铁路输送上千公里后,再转公路行军到达指定位置。大家形象地说这是“人随卫星大迁移”。

  1992年8月,我们正准备执行一颗卫星的回收任务,却得到卫星落点有变、不能返回到预定落区的消息。全站官兵二话没说,立即撤收设备,冒着倾盆大雨向新的阵地挺进。

  通往新阵地的道路泥泞不堪还是陡坡。大家前拉后推,喊着号子,硬是把36辆装备车一步一步推上阵地。还没来得及歇口气,卫星预报落点又有新变化,阵地需要再次转移至虎头山。站长给官兵做战前动员说:“同志们,我们现在是在跟卫星赛跑。就是天上下刀子,也必须按时到达。”

  次日凌晨5时30分,官兵们终于把数百吨重的装备推上了虎头山阵地。架设天线、铺设电缆、检修设备、参加联调,以往需要20个小时完成的任务准备工作,这次只用了10个小时。大家眼窝塌陷了,声音沙哑了,面容憔悴了,还有4个官兵先后晕倒在阵地上。

  卫星回收任务成功了,大家拥抱在一起,汗水和泪水交织在一起。

  点评(着陆场站站长贾书贵):40年来,我们时常把自己的小家留下来,把大家迁来迁去,在大迁移中享受着着陆场站人特有的乐趣。

  决战“浅层风”

  讲述人:气象台台长李永辉,参加过5次神舟任务,荣立一等功1次。

  故事:着陆场区浅层风的预报,不仅直接影响飞船的平安返回,还决定着火箭转场、加注和发射时间。可以说,牵一发动全局。

  神六任务要求我们在飞船返回前10天就要准确地预报浅层风,这一任务的难度,可想而知。

  压力再大,困难再多,但我们没有退却。几年前,我们就在着陆场区建立了气象观测站,常年安排人员值班,搜集和积累气候资料。我们查阅了32年来的历史资料,建立浅层风资料数据库,制订了详细的技术实施方案,达到了长时效、多时段的自动化精细预报的水平。

  天有不测风云,草原上天气瞬息万变。任务期间,先后出现降雪、降温和大风天气。虽然每次对上级报告“没问题”,但,当时我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万一出现闪失,那将给国家带来多么大的损失。

  我越想越紧张,就靠深呼吸、喝水稳定自己的情绪,坚守在设备前,反复分析,比对数据,严密监视天气演变情况。

  2005年10月17日凌晨,正如我们预报的那样,回收窗口天气良好,风速降到每秒4―6米,完全符合飞船着陆条件。4时33分,返回舱以良好的垂直姿态平稳着陆。

  点评(着陆场站总工程师王栋):笑傲风云,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重要的是实力。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