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青岛:大海的泡沫与啤酒的泡沫

2009年07月07日13:28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大海的泡沫与啤酒的泡沫

  “是青岛成就了我,那是一个随处遇见好人的城市”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李莉莉报道

  这个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青山白帆的城市,英文名称和拼音却并不一致,不是“Qingdao”,而是“Tsingtao”——这是一个更早被世界熟识的中国城市的名字,100多年前,它就已远播海外。

  这个当年山东即墨县的小小渔村,如今已是840多万人口的大都会。她有许多闪亮的头衔——海洋科技城,集聚了中国一半的海洋科技力量;世界级港口,连接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海港;帆船之都,奥帆赛让蓝海白帆成为青岛的新名片。而与中国人生活更贴近的,是青岛的诸多自创品牌:青岛啤酒、海尔、海信……

  这一切,构成了青岛的软实力。而对于这样一座品牌汇聚、不乏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城市而言,城市形象的包装与宣传、城市品牌的打造与推广,对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必不可少,青岛的城市管理者深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

  无论是中国最早的电影胶片广告还是中国最早的城市形象宣传片,抑或是站在国际舞台上展开的奥运形象宣传以及反映主旋律的电影⋯⋯光与影的交织、镜头与胶片的记录,共同勾勒出一座城市软实力的生动形象。

  62年前的青啤广告

  黑白画面,配合跳针唱片机播放的音乐。画面中,男女老少开怀畅饮,话外音道:“青岛啤酒一杯在手,真是其味无穷”——这是1947年拍摄的青岛啤酒的第一支广告,时长40秒,也是中国最早的电影胶片广告。62年前,青岛啤酒,这个与城市同名的品牌已经懂得用广告来包装自己。

  城市产品广告与城市形象的宣传本就密不可分。黑白画面记录的不仅是流水线的繁忙运转和青岛啤酒的生产工艺,频频出现的欧式教堂、海水浴场、崂山风光等也成为青岛城市形象一次淋漓尽致的展示。

  始建于1903年的青岛啤酒,作为中国啤酒行业唯一的世界性品牌,其品牌影响力在中国无可替代。百年青啤品牌的宣传,见证和勾勒了青岛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一组组镜头诠释着一个品牌与一座城市的互动——从62年前的黑白电影胶片广告,到如今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多媒体广告;从当年简单的一句“青岛啤酒一杯在手,真是其味无穷”到后来“不同的肤色、共同的青岛”以及“激情成就梦想”,广告宣传本身所展现的城市形象鲜活生动,光影交织下的青岛城市形象日渐深入人心。

  “过去,许多人特别是外国人往往是先知道青岛啤酒,后知道青岛这座城市,青啤俨然成为青岛的一张名片。”对于品牌对城市形象的推介作用,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明波颇感自豪,“在推介城市旅游的过程中,我们把青岛的优美风光印制在青岛啤酒的啤酒罐上,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享受啤酒快乐的同时,感受青岛的魅力。”

  随着青岛啤酒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其对城市形象宣传的贡献率不断增强。目前,青岛啤酒在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销售,在青啤销量猛增、品牌影响力攀升的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传播着青岛的城市形象。

  “青岛有两种泡沫,一种是大海的泡沫,一种是啤酒的泡沫,两种泡沫皆让人陶醉。”中共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伟的话,道出了青啤品牌与青岛城市的天然联系,而品牌与城市的互动最终带来的是品牌硬实力与城市软实力共同提升的双赢结果。

  中国最早拍摄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城市

  “你在我心中飞翔,青岛,青岛。海风是这样清,天空是这样蓝,海水是这样晶莹透明。精神是那么爽,心情是那么美,眼前是那么宽广⋯⋯你在我心中荡漾,青岛,青岛。你是我不变的梦想,我的爱,我的家⋯⋯”《飞越青岛》——青岛的市歌,贴切直白的歌词配合城市风光的电视画面,音乐MTV为城市形象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青岛是中国最早拍摄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城市之一。”“中国最具软实力城市”评选调查组组长孟建说。

  如果说音乐MTV是对城市形象的素描,那么城市形象宣传片则无异于一幅水彩画,光与影的交织宛如水与颜料的融合,画就了青岛山、海、城、帆、人和谐灵动的大美之图——

  红瓦绿树相映成趣、碧海蓝天交相辉映、蜿蜒伸展的海岸线、细软的金沙滩、黄昏下的弄潮儿⋯⋯作为在全国率先录制的对外形象宣传片,《中国青岛》用镜头记录着一座城市最温婉柔软的一面,用影像刻画出一座城市软实力的真实样貌。与品牌广告不同,城市形象宣传片为青岛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的专属舞台,也正因此,“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形象才能直抵人心。

  随着城市对外交流频繁度加深,善于经营城市形象的管理者们更是适时推出《中国青岛》的外语版,英语、俄语、日语、韩语甚至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十几个语种的宣传片让亚洲、欧洲和北美等地区的众多国家认识了东方滨海城市青岛。而《魅力青岛》、《飞跃青岛》等各种题材的城市形象宣传片也都从不同角度奉上了一幅青岛城市风貌的全景图。

  对于城市营销、城市形象推广已经经验十足的青岛来说,如今的城市形象推介不再只是发挥固有传媒的作用,还得“走出去”。王伟部长介绍,青岛每年都要到海外组织很多场城市推介活动。

  他还举了一个例子,“去年在南非,当地人看完我们带去的青岛城市形象片,先是几秒钟的沉默,之后全体起立长时间鼓掌,他们说,真没有想到,在中国还有这么美丽的地方,一个劲地称赞‘Beautiful City’,并表示一定要来青岛。四个月后,南非的主流媒体真的组团来到青岛。”

  帆船之都

  “城市形象传播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王伟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我们在海内外全方位、立体式推介青岛城市形象,为城市形象注入了新的活力。”

  心随帆动的青岛人,用心打造着最靓丽的城市名牌——中国的“帆船之都”。2008,百年青岛与百年奥运,在美丽的海湾交汇,向世界展现了一幅千帆竞发、激情飞扬的壮丽画卷。自北京成功申奥以来,青岛作为奥运协办城市,一场全方位、立体式的城市形象宣传攻势就此展开。也因此,“激情扬帆、心醉青岛”代替了原先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青岛个性化的城市形象在奥运平台上得以充分展示——

  2001年申奥成功以来,一大批有影响的奥运主题文化精品的创作和播出,一系列具有品牌效应的迎奥运文化活动的开展:2006青岛国际帆船赛的成功预演;世界著名的环球帆船赛事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的参与;50场“相约奥运.扬帆青岛”城市品牌环球推介活动;奥帆赛、残奥帆赛启动仪式和闭幕晚会的精彩纷呈⋯⋯

  国内外知名人士慕名而来,在长达7年的精心运作后,青岛兑现了向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成功举办了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帆赛、残奥帆赛,得到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王伟说,“奥运是一个支点,我们借助它撬动和提炼了城市形象的新内涵。”从2006年到奥运会举办前夕,境外媒体报道青岛及奥帆赛的新闻稿件就达到40多万条,2008年到青岛采访的境外记者以及对青岛的报道是青岛建市以来最多的一年,这在青岛是史无前例的,“这些报道,让世界看到了青岛人民的乐观与自信,认识到了青岛的包容和开放。”

  “自北京申奥成功以来,青岛作为协办城市,其城市形象的传播力度不断加大。青岛真正抓住机遇,用足了奥运这一新闻事件。”孟建如此评价。

  那是一个随处遇见好人的城市

  传播城市形象的路径,青岛还不断在探索。比如,最近一部在青岛热播的电影——《寻找微尘》。故事从电台主持人帮助主人翁寻找“微尘”展开——朴实的农村女孩带着患病的母亲到青岛寻求治疗,她们此行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来找一个叫“微尘”的人还钱,围绕这条线索影片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爱心故事。

  这部由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红十字会等联合摄制的电影,将一个名字与一座城市的爱心故事娓娓道来。片中所有的感人场面,全部都真实地发生在青岛。

  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了青岛市红十字会,他们说是要替朋友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五万元。当工作人员询问其姓名以便开具收据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而在青岛市红十字会的捐赠记录中,“微尘”善举已经排成了长串:“非典”时期捐款两万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五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一万元,湖南灾区捐款五万⋯⋯这位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大,但却始终不愿露面。于是,在青岛,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了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的名字。微尘已经超越了某一个体,而成为青岛公益事业的一个固定品牌。

  2005年台风“麦莎”来袭时,河南打工青年魏青刚在青岛海边先后三次只身跳海救人,被评为当年“感动中国”人物。在接受采访时他说:“是青岛成就了我,那是一个随处遇见好人的城市。”那里的好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微尘”。

  在青岛的840余万人口中,注册志愿者的人数超过33万;有近千人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和“促进奖”,占全国获奖人数的三分之一;越来越多的市民怀着博爱的“微尘”精神,签署了捐献遗体器官的协议。青岛在输出名牌产品的同时,也输出了爱的形象。

  奥运会带给青岛的是瞬间爆发力,随着奥运会身影的远去其影响力也会日渐消退。“但以电影的形式再现一座城市的社会和谐之力和大爱无限的‘善根’,具有更为持久深入的传播效果,也为‘后奥运时代’城市形象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手段与视角。”孟建说。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