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业:融资问题不容忽视
■本报记者 江宜航
“猪粮安天下”。据悉,今年以来国内生猪价格由2008年高峰期的20元/公斤跌至近期不及10元/公斤。
“现在养殖大户基本上处于亏损的边缘,很多养殖户是‘进退两难’,想趁机抄底,继续优化养殖结构缺乏资金,退出改行却又债务缠身,毕竟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攒下了这点‘家当’。
事实上,无论接受采访的企业还是政府官员、专家都表示,在面对低迷的市场时,鉴于生猪行业的特殊性,生猪养殖企业融资渠道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又将轮回到“猪贵伤民,猪贱伤农”的怪圈里。
养殖格局变迁
据万年县委常委、农工部长周忠和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介绍,万年县是传统的生猪养殖大县,是江西省四大生猪出口基地县之一,现有年出栏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24个,2008年出栏生猪达59万余头。2007年12月,该县一些养殖大户在原生猪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万年生猪集团,万年吉星种猪有限公司负责人汪世彪担任了集团董事长。
“农户传统的庭院养殖模式急速消亡。”汪世彪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按照以往每户散养年出栏10头生猪,丰年盈利150元/头,灾年亏损100元/头核算,养猪年平均收入在800元左右,再加上其他农业等纯收入2200元,总计3000多元,“这差不多也就是外出务工2个来月的收入,当前农村散养户已经很少了,1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比重日益加大,规模化经营成了必然选择。”
目前,万年县规模化猪场的数量不断增加、猪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随之养猪业的土地、资金、环境保护压力也不断增大。
“当前,养猪业已成为高投入和较高风险的产业,贷款渠道少、融资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养殖户。”当记者谈及当前生猪业集约化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时,不少生猪养殖户和企业负责人这样表述。
在万年县青云镇,当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来到陆晓鹏的生猪养殖场里,一眼望去,是几千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高标准的漏粪式地板、全自动的供水和恒温系统,据悉,当地类似的养殖场的投入都在3000万元以上。
陆晓鹏介绍说,原来老式的猪栏每个平方米投资需要150块钱,现在则在450块钱。“一般规模养殖100头,差不多需要30万元以上,单凭养殖户自我积累很难有更大的发展,且很容易被市场波动以及越来越难以防控的疾病所拖垮。”
融资问题制约规模化发展
事实上,这些生猪养殖大户通过多年的积累也逐渐富裕起来了。在采访期间,很多农户对于农业产业化前景表示看好,但是仍苦于没有资金。
众所周知,农业贷款紧缺关键在于农民不具备银行要求的抵押物。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生猪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其融资渠道较之工业企业更为困难。
对此,武汉金龙畜禽有限公司董事长雷贤忠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解释道,首先,生猪养殖户的养殖场都建在偏远乡村荒山上,且都是租用农业用地而没有土地使用证;其次,养殖户的流动资产主要为生猪,这显然不符合银行的抵押担保规定。
对于上述说法,万年县金猪担保公司总经理夏经文表示认同,“说实话,养殖户的那些所谓的‘财产’,银行根本就看不上眼,这些财产也就只能在行业内才能‘变现’。”
对此,周忠和表示,“联合担保贷款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现阶段最佳的发展方向还是‘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担保公司+银行+农户’这种符合中国农村特色的金融模式。”
创新融资方式,组建生猪担保公司,联合起来抵御市场风险已成为万年县各界的共识。据夏经文介绍,万年县金猪担保公司是2008年年底由县里37家猪场集资成立的江西省第一家生猪产业专业性担保公司,入股农民可通过担保公司,享受股金3—5倍的银行贷款额度。
在采访中,几乎所有的参股养殖户都十分乐意谈及金猪担保公司的事情。
“像我们这些在外地养猪的,如果把猪场的猪舍拿到银行去抵押,根本贷不到一分钱。而入股生猪担保公司后,我投入120万元,通过担保公司从银行贷了300多万元,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好事!”在江西省横峰和弋阳养猪的夏左成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事实上,这些养殖户也是心知肚明,只要能“挨”过这几个月,回本赚钱的几率还挺大的。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