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购买境外理财产品血本无归反“绞杀内地富豪”需政府援手

2009年07月23日08:37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法制日报
  本报曾报道过的购买境外理财产品遭受巨亏的受害者,决定抱团维权。近日,上海的金先生,北京的赖先生、郝女士、郑先生、张先生、王先生、刘先生,河南某油脂公司的董事张先生和栗先生等十多名成员,齐聚北京,成立“维权联盟”。
他们均是香港银行KODA(Accumulator)产品的受害者。而内地的受害者,估计达千人以上。

  境外金融机构推销三步法

  维权律师、北京华堂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兆全告诉记者,境外金融机构多通过三个步骤销售其有毒产品:

  第一步,以打折股票为名,引发投资意愿。境外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以专业人员的身份,向投资者打电话推荐“打折股票”,客户经理推销时只是强化收益,淡化甚至不提风险。

  第二步,这些客户经理到内地游说投资者到该私人银行开设账户,或者游说投资者在境外注册离岸公司在其银行开设账户,然后让客户把资金转入银行账户。通过这种方式使内地投资者的资金变成境外资金。

  第三步,签订投资合同。投资者在没有阅读或者根本读不懂长达几十页英文合同的情况下,出于对境外客户经理的信任,就签署了投资合同。

  从目前的情况看,包括荷兰银行、星展银行、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恒生银行、瑞信银行等银行的香港分支机构,均参与了这场“绞杀内地富豪”的活动。

  险恶的理财产品害人没商量

  据杨兆全介绍,目前境外外资银行向内地富豪推销的金融理财产品为Accumulator,它可以与股票、外汇、期货等资产挂钩。有人据其发音称此为“Ikillyoulater”(我晚一点杀你)。在香港被称为“富豪杀手”。由于该产品极端复杂且风险极高,在美国被禁售。即使在监管相对宽松的中国香港,也严格规定该类产品只能销售给专业投资者。

  假设一个客户存入100万美元,这100万美元(约780万港元)被当作一种杆杠交易下的“保证金”。这些钱被分别投资于数张合同,一般每张合同的保证金约为100万港元;在杠杆作用之下,合同的投资股票价值可以达到近5000万港元;考虑到股价下跌时客户需要双倍接货,这5000万港元的投资组合将有可能直接演变成近1亿港元的价值。这也是许多投资者亏损额无限扩大的原因。

  Accumulator合约的杀伤力在于它是与银行捆绑在一起的银行贷款合约。客户通过一系列合同对银行进行授权后,银行不必事前征得客户的同意,就可以在客户账户余额不足的情况下,向客户提供限额内的贷款购买股票,从而保证客户继续履行Accumulator的约定。这种理财产品存在着如此巨大的风险,而境外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根本不会把这些风险明白无误地告诉客户。

  具体到前面提到的投资者,郝女士亏损1.75亿元,赖先生亏损2100多万元,金先生是联盟中亏损最少的,其账户中现金、股票等约163万美元全部灰飞烟灭,还欠银行23万元。据杨兆全介绍,现在这十来名投资人损失粗略统计共约5亿元。

  内地受害者可能高达上千人

  到目前,奋起维权的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人,他们中有很多人不愿公开自己的身份。而更多的人选择了沉默。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黄明分析说:“这些富人有三怕,怕政府追究财富的原罪问题;怕追究钱是怎么挪到香港去的;如果没有前面两个问题,那么就怕丢脸。”有投资者称,其中还有官太太以及知名上市公司老总,前者牵涉腐败问题,后者怕暴露引起公司股价下跌。

  到底有多少内地投资者因Accumu-

  lator而亏损?黄明说:“有业内人士称,2007年这种产品在香港卖了1000亿美元”。有投行人士分析,这些合约一半以上都卖给了内地投资者。

  据杨兆全分析,“按内地投资者购买了500亿美元计算,则折合人民币为3000至4000亿元。现在了解到不少投资者投入了2000万元人民币计算,据此判断内地投资人有1500人到2000人。”

  投资者面临监管困境

  这些产品在境外销售,中国的法律难适用。香港证监会曾表示,Accumulator是一种结构性产品,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向零售客户提供的结构性产品发售文件及推广材料,必须获证监会的核准。至于那些通过私人银行向专业投资者售卖的Accumu-

  lator产品,有关的发售文件及推广材料无须获证监会核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超越了香港证监会的监管范围。对于该产品,香港证监会将与金管局积极合作,处理职责范围内的相关问题。

  但事实上,很多内地投资者都已经向香港证监会、金管局投诉,且香港金管局已受理了投诉,表示会进行调查,但是历时一年多,没有任何进展。

  维权的艰难迫使受害者抱团维权。但杨兆全认为,“依现在情况来看,仅靠投资者的维权,困难不少。基于这种赤裸裸地欺诈性质,内地、香港监管部门以及各界法律人士,均应认真探讨这一问题,为投资者维权提供法律帮助”。

  本报北京7月22日讯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