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四级军士长李林检测弹药精又准(图)

来源:解放军报
2009年07月28日07:00
一天,北京军区某部一场弹药拆分、弹种识别的比武竞赛紧张进行。

  一声令下,比武选手扯下蒙在眼睛上的黑布,冲上炮位,迅速对面前的3枚炮弹进行扫描式观察,随即拿起工具对它们实施“解剖”。大家争分夺秒,引信、底火、弹丸、发射药包被依次整齐地摆放开来……

  “报告!作业完毕!”激烈对抗中,一名满脸书卷气的士官起立报告。

  “第一枚是100毫米高炮杀伤流弹,生产储存时间10至12年……”听到他准确的判断,评委们集体亮出满分。他再一次夺得冠军。

  他是某修理试验站弹药检测技师、四级军士长李林。搞弹药检测,他可有一手绝活:观发射药颜色便知储存状态,听爆炸声音就知炮弹型号。

  过硬的本领来自千锤百炼。初到单位时,李林两个月内“啃”完了通常需要学习半年的专业书籍,并熟练掌握几十台检测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检测程序。为了提高专业素质,他跑遍全区的弹药仓库,将100多种炮弹的作战性能和基本数据制作成卡片随身携带。他将不同储存环境和储存时间的发射药颜色进行反复比对研究,制作了《弹药储存时间对比卡》,准确程度堪比电子仪器。

  一次,某军械仓库库存信号弹密封包装发生鼓包现象。有人说是密封包装不严密,有人说是温湿度影响,各执一词、争论不下。围着信号弹垛位转了3圈后,李林说:“我推断是由弹体内照明剂中的镁粉和水发生化学反应造成的。”随即,一枚照明弹被“开膛破肚”,果然如此。是继续储存还是销毁?李林带上橡皮手套,捻起一撮照明剂反复搓捏。仔细观察后,他得出结论:“不用销毁,镁粉中剩余水分不会引起更大反应,不影响作战功能。”随后,专业仪器验证了李林的判断,大伙无不佩服。

  前年3月,弹药检测某重大课题正式立项,李林成为该修理试验站历史上第一个承担主研任务的士官。这个项目的成败,关键要看“发射药老化实验”采集的数据是否准确可靠。实验非常危险,一旦出现爆燃,瞬间产生的高温气流足以击穿近5毫米厚的钢板。李林毫不畏惧,在与发射药亲密接触186天后,成功获取5629个科学、准确的有效实验数据。该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鉴定,并被定为国家军用标准,推广全军使用,每年可产生数百万元的军事经济效益。

  下图为李林正在拆解引信。

  王圆媛摄来源中国军网”或“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