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双河、盘龙两镇街为试验区,按照“全面启动、统筹规划、集中打造,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深化改革,突出重点,“五个坚持”狠抓统筹城乡示范带动,努力探索以农业产业化推进小城镇发展的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子。
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明晰统筹城乡发展思路。 一是编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总体规划。站在落实“314”总体部署的战略高度,立足成渝经济区建设和“五项战略任务”落实,找准荣昌发展的定位、地位和作用,编制《荣昌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总体规划》等新一轮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重点放在农村,逐步实现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一体化。二是编制试点镇街城镇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立足双河试验区、盘龙试验区的地域特点和产业特色,分别编制适合荣昌南北部不同要求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增强规划的针对性、科学性。三是编制“村司合一”试点村发展规划。完善仁义瑶山村、河包转龙村、安富红庙村、铜鼓共和村等“村司合一”试点村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规划编制,同时在全县所有镇街各选择一个村(农村社区)制定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指导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坚持以推进试验区土地流转为抓手,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一是推进双河试验区土地流转。以土地整理为突破口,以土地流转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探索实现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两个效益”最大化,解决农户分散经营、风险高、效益低的问题。做好做强已成立的岚峰生态有限公司和双锦竹木经营公司两个土地流转经营公司,确保双河试验区2009年土地集中流转新增5000亩。二是推进盘龙试验区土地流转。多措促进土地规模经营,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承包经营权,对承包地进行互换重组,改变承包地块零星分散的状况。支持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集中连片经营;鼓励兴办家庭农场,支持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鼓励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农户实行股份合作;鼓励工商企业和城镇居民到农村租赁经营。突出加快樱桃谷鸭及生姜等产业发展,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载体,加快土地规模流转。确保盘龙试验区2009年土地集中流转新增10000亩。
坚持以新农村项目建设为支撑,培育壮大发展后劲。 一是扩大统筹城乡资金渠道。整合县内资源,按照“项目锁定资源,资源换取资金”的思路,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强项目策划、包装、上报,争取上级财政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投入。支持新农村项目建设,产业发展采取参股、贴息、担保等方式,以市场化为手段,带动社会资金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加快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化农业招商,大力引进和实施重大产业化项目,围绕鱼苗、笋竹、生姜、樱桃谷鸭、粉条、蛋鸡、奶牛等引进产业化项目,实施定向招商。抓好重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策划包装项目,加快万头种猪场、万头仔猪生产基地等建设。加快发展林下循环经济,争创全国林下循环经济示范县。三是强力推进试验区产业化项目建设。强化双河试验区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快笋竹产业发展,新建特色产业林基地3万亩,建成全市最大的笋竹叶生产加工基地。支持辖区内麻竹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能力,为麻竹产业发展提供保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成片种植食用菌1000亩。提高鱼苗基地名优苗种数量,推行无公害绿色养殖。强化盘龙试验区产业化项目建设。扩建万亩绿色生姜基地。成立生姜种植公司,2009年全镇生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建设亿只樱桃谷鸭生态养殖基地。在核心区建设大棚100个,在全镇建养殖大棚300个,实现年出栏商品鸭1000万只,流转土地1000亩。推进夏布等传统产业上档升级。
坚持以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是加快双河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让公路、通院路、生产便道形成网络。进一步完善公路的油化、硬化,解决老百姓出行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梅石坝、岚峰、大石堡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建立驻村工作站。按照“四通五改六好”的要求继续开展生态家园创建活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与建设康居示范点相结合,推广“康居农房”建设。加大小城镇建设的投入,继续拓展场镇区域面积,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大绿化美化力度,积极创建市级“园林式小城镇”。二是加快盘龙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试验区规划范围内的道路建设,启动昌大道路建设,完成12.3公里碎石路改泥油路工程,新建9.1公里碎石村组公路,新建院院通石板路、水泥现浇路人行便道200公里。在规划范围内积极按照市建委标准图集改建、新建农村房屋。完善长岭社区、三合村、昌州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加强试验区规划范围内绿化建设,对主要街道、城乡结合部、单位、住宅小区及农民新村康居点进行全面绿化。
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促进重点领域的改革突破。 一是完善统筹城乡支持保护制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确保各级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和比重逐年增加,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投入机制。县级财政按照“钱随项目走”的原则,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切实利用好、管理好统筹城乡建设发展的2500万资金,制定统筹城乡资金管理办法。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筹建1家以上小额贷款公司,改善农村金融融资瓶颈,促进鑫农公司完善运营机制,加大资产投入。二是完善试验区机制体制。以双河试验区为试点深化配套改革试验,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社会保障方面重点搞好双河试验区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做好经验总结。结合新农村建设,着重搞好荣双路沿线农村产业化社区建设。以盘龙试验区为示范点,加快樱桃谷鸭养殖加工基地和生姜种植基地发展,搞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搭建平台,总结“村司合一”试点经验,开展体制研究以适应统筹城乡需要。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网站——《学习与实践》网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