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海苍苍染大地,碧波渺渺入心田。”这里就是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白沙位于海南中部偏西,面积2117平方公里,人口19.1万,59.6%是黎族、苗族。
作为海南的生态核心区,白沙是海南省三大水系——南渡江、石碌河、珠碧江的发源地,有全国十大水库之一、总库容达33.45亿立方米的松涛水库,承担着全省800多万人口的饮水、600多万亩农田灌溉的重任。
多年来,当地政府牢牢守住源头,让源源不断的清水从这里涌出,滋润着宝岛大地。
“我们是上游、是源头,污染搞不得”
俗话说“无工不富”,发展工业往往能使地方经济迅速腾飞。对此,当地政府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发展。
牙叉农场橡胶厂、白沙农场橡胶厂、白沙糖厂曾是缴税大户,每年给县里的财政贡献超过1000万元,这对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白沙来说,无疑是支柱产业。然而,因排放不达标,县里坚决予以关停、搬迁或进行环保改造、重建。
“我们是上游、是源头,污染搞不得。”县长王应长说。
在一次招商会上,外商提出投建效益相当不错的轮胎胶厂。经过再三论证,最后还是因为环保问题没有通过;今年初,一家实力雄厚的商家想开办纸厂,答应每年给县里缴税3000万元。同样因环保问题,县里将“送上门来的财路”堵了……
与此同时,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白沙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势,积极发展资源型生态加工工业,初步形成秸秆发电、橡胶制品、制糖、淀粉、木材、松脂、竹藤制品、竹笋、肉联、茶叶等独具特色的生态工业体系。这些企业也都远离林区和源头,严格控制污染。
发展“新三样”,调动了农民造林、护林积极性
守住源头,不能让群众吃苦受穷。
在白沙,橡胶、甘蔗、木薯被当地百姓称为“老三样”,竹、藤、南药被称为“新三样”。过去,白沙农民主要依靠传统的甘蔗、木薯收入,老百姓守着莽莽山林,却摘不掉国家贫困县的“帽子”。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政府大力推进林下经济,鼓励百姓在林下种植棕榈藤和草蔻、益智等南药,并将大面积的荒山滩涂开发出来种植橡胶、竹子、花梨木等。现在,全县橡胶面积达40多万亩,棕榈藤7.9万亩,竹子6.6万亩,南药3.6万亩,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近3000元,涌现出一批“橡胶村”、“花梨村”、“竹藤村”、“南药村”等专业村。
林业局副局长符育平告诉记者,“新三样”全部投产后,全县农民每年人均至少又可增收2000元以上。特别是实行林权改革后,广大群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山主人,护林造林和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更高。
没有一处空地不绿,没有一条河流无水
“白沙县委、县政府把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看得重于泰山,历届班子不断"接棒",始终没有懈怠过。”县委书记王积权告诉记者。
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白沙每年投入400多万元经费,聘请300多名护林员管护森林。常年开展宣讲教育和林区治安整治,坚决打击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从根本上确保了森林的安全。20年来,白沙平均每年造林3万亩,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
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让白沙人盯住了生态旅游。目前,牙佬度假休闲山庄、红坎旅游度假区等旅游项目正在兴建,这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既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脱贫致富,又可保护好生态环境。
“没有一处空地不绿,没有一条河流无水”。如今,白沙森林面积已发展到246万亩,拥有商品林101.5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7.43%,林业经济收入占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白沙因此被评为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县、全国森林管理先进单位、全国保护母亲河先进集体。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