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华人黄西登美国相声舞台 讲述移民生活经历(图)

2009年08月09日16:1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晚报制图 邬思蓓
晚报制图 邬思蓓



  从向人请求演出机会到受邀上著名电视节目表演

  黄西:登上美国相声舞台的奇迹

  杨美萍 徐菁 国际周刊专稿

  “黄瓜的黄,西瓜的西! ”黄西在自己的个人网站上如此介绍自己。黄西说自己不是天才,却从自学成才的业余相声演员摇身变为第一个登上《大卫·莱特曼秀》的华人,写就华人登上美国单口相声舞台的奇迹。

  高中时差点成为锅炉工人

  追溯黄西与相声的渊源,还得从他的家乡吉林省白山市河口乡河口公社一根电线杆上的大喇叭说起,通过这个大喇叭,童年的黄西认识了马三立、侯宝林、马季、赵炎、姜昆、李文华等人的名字和他们的作品。

自此,他放学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全家人分享刚刚听来的相声。这大概就是他的相声启蒙课程。

  黄西现在是博士,可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他逃学,旷课,考试成绩班上倒数……。高中时代,父亲觉得黄西肯定考不上大学,就托关系给他找了份锅炉房的工作。后来,他遇到了高二物理老师杨秀华。杨秀华是他妈妈的朋友,在他小时候帮他缝过棉袄。黄西说,看在杨老师的面上,他不再旷课了。结果成绩突飞猛进,直至名列前茅,还顺利考入了吉林大学化学系。从吉林大学又到中科院研究生,转而到美国莱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然而平时一塌糊涂,临时突击过关的路子从未改变。他说,“五年的学习,我用功的时间最多只有两年。 ”

  向马克·吐温学习美式幽默

  刚到美国那会儿,留学生自杀的消息频频见诸媒体。初来乍到的孤寂与苦闷,以及生活的重压,让他们变得一蹶不振。

  黄西不是“好学生”注定了他不是那种耐得住寂寞的人。在莱斯大学就读期间,黄西选择用幽默的盾牌抵挡留学生涯的艰难。可是向来性格爽朗、幽默风趣的黄西发现自己与周围的朋友根本没法沟通,他认真时被当作玩笑,而他开玩笑时又被当了真。无奈之下,他选择与马克·吐温进行“跨世纪交流”,并开始关注名导演伍迪·艾伦的作品。是他们帮黄西了解了美式幽默。他逐渐掌握了美国的叙事方式,并着手为校报写了第一篇专栏文章——“我在大学中毫无建树的感情生活证明‘恐女症’要不得。”此文让很多美国同学见识到原来华裔学生也可以 “很有趣”,甚至连他的英语老师都惊呼:“谁会想到一个中国移民也能这样幽默?”他改变了老美师生对他平日里沉默寡言、每天在实验室里给400多个青蛙卵注射DNA的刻板印象。

  曾四处请求演出机会受挫

  第一次被美国单口相声迷住是在2001年,当时他被美国同事带去一家相声俱乐部。那次他没有完全听懂,却给他的生活带来一些心跳的东西。他利用额外的时间就读 “笑话写作成人教育班”,虽然没学到什么东西,却经由这个管道接触到波士顿的喜剧圈。他开始自学自编自导相声,而每次有段子新鲜出炉,做会计师的太太永远是他第一个听众。

  但是许多成功者一鸣惊人之前都经历过漫长的等待,黄西在初出茅庐时也曾经历过“黑夜”。

  黄西回忆,他当时寻找各种机会参加俱乐部的表演。 “刚开始时,我太太问我,‘是你自己要求去演的,还是他们请你去演的?’我总是说,‘这有什么区别呢?’”其实,那时大部分演出都是他千辛万苦求来的,有时候打了无数电话都没人回,有时候必须亲自到俱乐部去等一个候补的表演机会,很多表演还都是分文不取的。直到2003年他在波士顿国际喜剧节杀入前八名,才终于打出了名气,站稳了脚跟。

  坚持是为让儿子为他自豪

  这些年他反复在坚持和放弃的矛盾中挣扎,这样的心态甚至让他在2005年再次参加波士顿喜剧节时无法进入状态,还一度想退赛。但正是这次喜剧节让《大卫·莱特曼秀》的星探艾迪·布里奥相中了他。他告诉黄西,“你很有希望上晚间秀。 ”这让他重拾了信心。

  然而,《莱特曼秀》一年只邀请20个喜剧界嘉宾,新人登台机会更是少之又少,这让黄西感觉希望渺茫。 2007年儿子出世后,他想放弃副业,一心当个好爸爸。为了纪念过往表演相声的经历,他开始逐条记录起自己的段子。

  当布里奥正式邀请他参加莱特曼的晚间秀试镜时,他最后决定坚持,“因为想到,如果我儿子知道他有个胆小、不愿意冒险、一心只想过安稳日子的父亲,他不会太自豪的。 ”

  首次登上荧屏就一炮而红

  布里奥在2005年至2008年间对黄西进行了培养及观察。在这期间,布里奥对黄西的段子从内容到讲述方式都进行了调整,甚至连停顿的地方也不放过。3年过去了,布里奥终于认为黄西的表演已经成熟了。 2009年的4月17日,黄西在《大卫·莱特曼秀》上成功出镜,让美国观众笑得东倒西歪。后来这段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短短一个月就被数十万观众点击。这一年,是他操着“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不明白”的英语踏入美国的第15个年头,是他第一次站在台上足足讲了5分钟笑话却没能逗笑一个观众后的第7个年头,距他最后一次想要放弃单口相声也已经3年了。

  黄西白天是个科学家,“下了班,照顾好孩子,准备好晚饭,等太太下班回家”,晚上则穿梭在新英格兰地区的酒吧、夜总会、俱乐部和大学礼堂,表演单口相声。他就这样在生活的角色中来回转换。他也矛盾着要不要转行。肩负着房贷压力的黄西说,为了生活,他还是得坚持实验室的工作。但他承认,如果能支持生活的话,他会考虑改行,因为“学术界不缺我这个华人”。更重要的是,黄西已对他个人讲美式笑话,产生了一份使命感。

    表演现场 讲述第一代移民生活经历——

  一颗受伤心灵发出的微笑

  黄西身材瘦小,戴着厚厚的眼镜,一张嘴就露出一口龅牙,而且还说着一口口音很重的英文。第一眼看到的时候,还真的很难让人相信,他善于讲笑话。但今年4月17日,他首次在荧屏上亮相,也就是在著名午夜节目 《大卫·莱特曼秀》上受邀表演时,就让人跌破了眼镜。

  莱特曼请他出场后,他以明显僵硬的动作走上台来,表情木讷,似乎很紧张地扫视着台下的观众。可能正是这份僵硬,反而增添了他的笑点,在他刚说出“大家好”的时候,台下已经有人开始偷笑了。开场顺利后,接下来的段子就更顺畅了。有人进行了统计,黄西的表演一共不到6分钟,却赢得了20次笑声,其中有10次还是边鼓掌边笑的。

  黄西使用的词汇都很简单,和主持人相比,他的语速也比较慢。平时他会在台上走来走去,但那天可能是因为紧张,他一直站在舞台中央,没有太多的动作,只在必要时比划了几个手势。他的段子很多都是需要动脑经才能反应过来的冷幽默。因此,他讲话中间会故意停顿,让观众想明白笑话的意思。于是,现场时不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黄西讲完一句话后,台下观众中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但是等他们笑完了,黄西却并不急着往下讲,短暂的沉默后,观众中的另一批人爆发出更为夸张的笑声,甚至还有人鼓掌跺脚。

  用这样的速度,他在5分多钟的时间里只讲了37句话。也就是说,平均每两句话就抖一个包袱。

  黄西自称,自己的相声和著名导演伍迪·艾伦的风格很相似。艾伦当初就是在纽约的相声俱乐部里说出了名气,进而进入电影圈的。他总是先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弱者,然后从自己的“悲惨经历”中寻找笑点。黄西的形象就非常适合扮演一个弱者。他讲的大多数段子也都是自己作为第一代移民的亲身经历,例如英语不好的尴尬、考驾照的经历、照顾孩子时的趣闻等等。这样的幽默里,自嘲的成份很多,被称为是“一颗受伤的心灵发出的微笑”。

  移民的背景特征使得黄西的段子有点晦涩,许多笑话连土生土长的美国人都听不懂。很多人在网上留言问,这个笑话的笑点到底在哪里。但是许多和他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认为他的笑话非常成功,讲出了他们的心声。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黄珊)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