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麦道夫斯坦福骗术:扮和善用高回报率吸引客户

2009年08月12日14:40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弥天大谎撒了20年

  当麦道夫从房产经纪人手中接过新居的钥匙时,他期待的并不是一种家的感觉。

住在哪儿并不重要,关键的是,那个圈子里活跃着哪些人。美国最顶级的犹太人社区棕榈滩,金融富豪云集的纽约上东区,名流、政客们热衷的长岛……麦道夫去这些地方置业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让猎物们上钩。

  章丽倩

  棕榈滩社区是这个骗局下的重灾区,“麦道夫神话”破灭后,萧条与失意弥漫在那片曾经的财富集聚之地。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棕榈滩的社交圈都秉持着一套潜规则:有犹太血统,财力雄厚,身家清白,乐善好施。1967年,麦道夫在棕榈滩买下一套临水公寓,在当时看来,这些标准他全都符合。麦道夫出生在纽约皇后区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在证券投资领域受人信赖,是Yeshiva大学(一所犹太大学)的捐助人,还经常为慈善基金会做义工。

  成为棕榈滩乡村俱乐部的会员,对麦道夫来说,这是一个类似撬蚌壳的过程,为此他事先可费了一番功夫,又出钱又出力。而在进入这个社交圈后,他的演技终于得以发挥。据统计,该俱乐部中1/3的会员都陷进了这个大骗局里,而且当初他们皆以能和麦道夫攀上交情为荣。

  麦道夫绝少主动出击,因为他只要扮演好一位和善的成功投资商,自然就有人排着队地送钱上门。“每次在鸡尾酒会见到他时,他总是躲在角落里,从不主动搭讪,大多情况下都是投资者将他团团围住。”月收益1%至2%的诱人许诺,再加上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的良好声誉,乡村俱乐部的富豪会员们纷纷要求引荐。不过,麦道夫并非来者不拒,在分寸的把握上,他拿捏得恰到好处。麦道夫不接受一百万美元以下的投资委托,对那些喜欢打探成功秘诀的人,他给出的回答一律都是“内部消息”,如果还要追根究底,那就只有出局的份儿了。

  庞氏骗局并不复杂,麦道夫的厉害之处在于,居然能将这个弥天大谎维持了20年。为了让客户对自己充分信任,麦道夫的投资证券公司会定期给客户寄去财务报表和清算记录,但实际上,那些数字都是捏造出来的。又为了制造出不断交易、获利的假象,他就调动着资金在美国与欧洲的各家银行间进进出出,以呼应财务报表上的显示。

  受骗上当的都是些社会名流,甚至是金融行业的专业机构,在麦道夫之前,人们很难想象他们竟会被某个人如此玩弄于股掌之中。汇丰银行、巴黎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野村证券、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埃利·维瑟尔所创立的非营利性机构、哈达萨犹太女子慈善组织、著名财经新闻网站“市场观察”的首席经济学家家欧文·凯勒……麦道夫是纳斯达克证交所的前主席,是华尔街的一个传奇,他财力雄厚,资助的慈善事业遍布全美——利用人们的贪念和盲目信任,麦道夫的骗局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值得信赖的传奇成了行骗的资本

  犹太人掌握着美国的钱袋子,但并不是每个犹太人都生来就与“富有”结缘。1938年,麦道夫出生于纽约皇后区的一个犹太人家庭里。早年他接受采访时透露,自己的第一桶金是靠当救生员和安装喷灌装置所得的5000美元,那会儿是边上学边打工。在上世纪50年代末,5000美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与当时美国普通工薪阶层的平均年收入相差无几。

  22岁那年,麦道夫创立了自己的投资证券公司。在那个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电子交易平台的年代,证券市场是交易商们的天下,唯有通过这一层关系,人们才能买卖股票。一开始,麦道夫只是靠着交易那些未能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小股票为生,但后来,他就能目光瞄向了那些获利更丰厚的大交易所。

  自动化交易的引入为麦道夫开启了一片新天地。当股票买卖还处于“纯手工”阶段时,每一笔交易都需要填写单据,不光用时颇费,而且需要很多交易员,也得支付较高的佣金。1970年,麦道夫的公司率先在营业线上使用电脑,这么一来,交易员便能在不同的报价间做出快速反应,不光免去了填单的环节,同时客户需支付的佣金也相应降低。新事物迎面而来,麦道夫旗开得胜。很快,生意就源源不断找上门来了,而他也成了著名的独立投资商。

  麦道夫是现代华尔街交易体系的先驱之一,随着纳斯达克证交所的崛起,瞄准自动化交易的麦道夫公司也迅速发展。据统计,1989年纽约证交所超过5%的交易量都是经由麦道夫的公司所完成的。也就是同年,麦道夫本人被《金融世界》杂志排进了华尔街最高收入人物排行榜。

  作为美国证券界里程碑式的人物,麦道夫不仅当过三年的纳斯达克主席(1991-1993年),还一直担任着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董事和证券服务业协会董事。这些头衔就像是一枚枚勋章,让世人觉得麦道夫本身就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传奇——而最终这些都成了行骗的资本。

  庞氏骗局迷倒所有人

  监管机构并不比受骗者高明

  伯纳德·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的总部坐落于纽约曼哈顿市中心第三大道和东五十三街交会处的“口红大厦”,占据了第17至第19层。不过在东窗事发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金融业监管局(FINRA)对那里却是颇感陌生,尤其是位于第17层的投资管理部,此前他们更是无缘进入。请注意,这本身就是个反常现象,而且由此可见的是,他们对麦道夫公司的历次检查皆是走个过场。

  SEC前主席斯托夫·考克斯承认,早在1999年时,他们就曾接到对麦道夫的举报,但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只是要求麦道夫的公司提供相关财务报表。而在2005年和2007年,SEC又先后对其公司进行检查,但也只是找出了一些司空见惯的小差错。至于华尔街另一个行业自律组织FINRA,用马科波洛斯的话来说就是“麦道夫和他的弟弟皮特在FINRA中权力过大”。自1975年到案发前,FINRA对麦道夫的公司进行过5次常规检查,最后一次是在2008年8月27日,因为未能提供准确的交易信息,该公司被罚了款,但仅仅是象征性的2.5万美元。

  在“口红大厦”的第17层,麦道夫像守护可口可乐糖浆配方一样守护着自己的秘密。那是老板的机要重地,麦道夫公司的员工们都清楚这点,除了投资管理部的24名员工外,那里是绝对的闲人免入。而麦道夫位于该层的办公室则更显神秘,那里存放着公司的财务报告和投资文件,除了麦道夫和他的两个儿子外,没人可以自由出入。

  如果SEC按章办事,在麦道夫公司投资管理部成立之时,他们便该对那神秘的第17层展开检查,但他们没有,从来没有,直到骗局浮出水面。在这个巨大的谎言里,监管机构似乎并不比受骗者高明,他们犯了同样的错误,过度信任。只不过,前者损失的是威信,而后者则搭进了难以计数的财富。

  麦道夫家族纠葛未完待续

  麦道夫被送进了北卡罗来纳州的一所监狱,放弃上诉后,他被判处的入狱时间是150年。但是,就像没人能精确说出这个巨型庞氏骗局究竟侵吞了多少财富一样,对于麦道夫身边人的清白与否,同样存在着很大争议。

  戳破骗局的那根针是由麦道夫的两个儿子马克和安德鲁递上的。如果不是爆发了金融危机,有投资者要求赎回70亿美元,麦道夫没准还在继续编织谎言。2008年12月9日,麦道夫突然决定要将发放红利的时间提前,这一反常举动引起了马克和安德鲁的不安,于是他们在第二天找到父亲当面询问,没想得到的答案居然是——这是一个骗局,公司其实“一无所有”。此后,马克和安德鲁就向美国联邦调查局举报了父亲的欺诈行为。

  这一出大义灭亲有些蹊跷。麦道夫说,骗局是自己一手策划的,在自己坦白前,妻子与儿子对此一无所知。在已经统计的受骗者名单,人们的确可以发现一种迹象——麦道夫骗起人来六亲不认。“阿尔帕恩”的姓氏在名单上出现了几十次,那是麦道夫夫人露丝的娘家姓氏。麦道夫不仅将岳父家的家族信托基金扯进了这潭浑水,还将妻子、妻子的姐姐、妻子的姑妈,甚至是自己的两个儿子也被编进了这个“投资神话”里。但是,这就能证明他们的不知情与无辜吗?

  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家族公司。麦道夫的弟弟彼特在1965年就投资入伙了,他是公司的高级执行董事。马克是麦道夫的大儿子,从密芝根大学毕业后加入公司,任交易部主管;安德鲁毕业于沃顿商学院,后来也加入了父亲的公司。彼特的女儿、麦道夫的侄女莎拉曾在金融行业监管局(华尔街的一个自律组织)的顾问委员会时任职,后来也回归家族公司,她的丈夫曾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任职高级监察官员。

  在被逮捕前,麦道夫开出了100张总额1.73亿美元的支票,那是他原本打算赠给家人的,结果却成了呈堂物证。他不是无情的丈夫、冷漠的父亲,所以,也许这场举报中存在着苦肉计的成分?2009年7月,麦道夫夫人露丝搬离了位于纽约曼哈顿价值700万美元的公寓,不过那时她两个未被起诉的儿子已经从公众的视线中消失了。

  假设一下,如果麦道夫把两个具有专业背景的儿子都瞒住了,那他的妻子会是知情人吗?一位在麦道夫公司工作了多年的员工透露,露丝虽未在公司具体任职,但其实一直照管着费用支出方面的事务,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别人照料自己的个人事务,特别是涉及到金钱的部分”。

  露丝承诺放弃名下的全部家庭资产(约8000万美元),只留下250万美元的现金,这是她与法院达成的和解协议中的一部分。在麦道夫案中,法院的判决更像是一种警示、一个象征,他们下令没收麦道夫约1700亿美元的财产——但其中的大部分都已被挥霍,再难寻回。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黄珊)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