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建国60周年特别策划-追寻现代中国-娃哈哈营养快线特约 > 红色江淮纪行

红色江淮纪行之千里挺进大别山 张家店战役

张家店战斗场景
张家店战斗场景

张家店战役纪念碑
张家店战役纪念碑

    来源:安徽市场报

  红色江淮纪行之千里挺进大别山

  张家店,犹记当年烽火里

  孙玲娟 记者 李尚辉 李世宏 文/图

  张家店战役

  全歼敌八十八师师部和六十二旅

  共毙、伤敌500余人

  俘敌六十二旅副旅长汤家楫以下4300余人

  缴获山炮一门、迫击炮15门、小炮26门、机枪70余挺、步枪1500余支

  当年转战于皖西地区的刘邓大军第三纵队部分指挥员,建国初期,他们光荣地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将军。其中,三纵司令陈锡联和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阎红彦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三纵副司令曾绍山和刘昌毅被授予中将军衔,郑国仲、赵兰田、马忠全等9位指挥员先后被授予少将军衔。

  在挺进大别山的采访过程中,记者不得不去张家店镇,因为那里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取得首次大捷的主战场。该镇位于六安市金安区,集镇中央是一座张家店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一侧刻着此次战役阵亡将士的名字,“张家店战斗胜利及革命烈士纪念碑”15个鎏金大字是由张家店战役的第三纵队司令员陈锡联题写。纪念碑高高耸立,站在碑下,60年前烈士们浴血奋战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历史再现

  主动撤出 以退为进

  张家店战役是一场漂亮的外线歼灭战,金狮寨诱敌战、山王河遭遇战、张家店歼灭战、槐树岗阻击战,环环相扣,这次大捷永远地载入解放战争史册。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蒋介石急忙从北方调兵争夺要地,我军欲诱敌深入,集中兵力歼灭敌人。1947年9月30日,我军三纵七、九两旅从固始日夜兼程、隐蔽东进。此时,敌八十八师六十二旅沿舒(城)霍(山)公路向西进犯,该敌还不知道我军已把他们作为歼击目标。八十八师可不一般,它是蒋介石嫡系部队,六十二旅为其主力,大多美式装备,有一定的战斗力,且善于防御作战。留守在皖西的三纵八旅于10月6日在南官亭与敌激战,数小时后,主动撤出,诱敌深入。同时,三纵七、九旅赶往霍山与儿街。

  按兵不动 诱敌深入

  敌军到达金狮寨后(10月6日)我军按兵不动,为继续诱敌靠近我主力,八旅二十三团换上农民服装,用土枪火铳麻痹敌军,每次一个班轮番攻敌,后敌人倾巢反扑。7日夜,敌先头部队在山王河遭遇我三纵九旅二十五团,受到迎头痛击后,方察觉三纵的作战意图,慌忙北窜,折回至抱儿岭一带。三纵首长命令:七、八、九旅分别由北、东、西三面加速向抱儿岭、三保墩及其以北山地合围该敌,务求一举歼灭。9日,敌军发起多起反攻,企图夺路逃向六安,七旅旅长赵兰田亲自参战,下午3时,敌人倾全力作最后突围,在我军的奋力夹击下,又被压回集镇内,此时,三纵后续部队迅速赶到张家店,将敌军团团包围在集镇内。

  速战速决 一举歼敌

  敌军进驻张家店后即踞房为营,修筑工事。三纵决定采取多路向心攻击战法,速战速决。战斗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肃清外围,第二阶段发起总攻。9日19时,开始肃清外围,夜22时,发起总攻,从四面发起突击。10日拂晓,除敌八十八师副师长张世光化装逃跑外,其师部及六十二旅全部被歼。10月8日,国民党整编四十六师抽出3个团的兵力南援张家店,被我二十一团顽强阻击在槐树岗,一天之内,敌发起五次进攻,五次阻击成功。此后连续三昼夜,我军把三倍于我的敌人阻击在中店一带。

  回访旧址

  纪念馆

  再现当年战场

  张家店战役指挥部设在距离张家店20多公里的毛坦厂镇,该镇历史悠久,这里山脉相连,地势险要,易隐蔽。指挥部原是一涂氏祠堂,其坐落在该集镇的中心,经过复建和修缮,现已被改为张家店战役纪念馆。

  据当地一老者介绍,涂氏祠堂是毛坦厂镇重要的古建筑之一,相传为清末名臣涂宗瀛所建。作为张家店战役指挥部,涂氏祠堂在解放后被列为省级重点文保单位。在纪念馆记者了解到,根据规划,相关部门对张家店战役指挥部和涂氏公祠复建和修缮,本着恢复历史古建筑的原则,以涂氏公祠为中心,在两侧复建支祠,总占地面积为9000平方米。

  在指挥部作战室记者看到,四周挂满了相关文献和图片资料,详细介绍了张家店战役的整个过程,有硝烟滚滚战士浴血奋战的壮观场面,有当地百姓为战士送物送饭的感人场景。纪念馆的解说员告诉记者,这些照片都非常珍贵,都是当年实地拍摄的。其中有不少图片是从国家博物馆复制过来的。

  金狮寨

  曾是古战场

  在张家店战役中,金狮寨是其中的战场之一,我军曾用土枪火铳麻痹敌军,在此发生过激烈的战斗。在金狮寨记者看到,这里四面环山,地势险要,易隐蔽。60多年过去了,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当年的战场已变成一栋栋楼房,人民安居乐业。

  在谈到当年的金狮寨诱敌战斗时,当地一村民向记者讲述了关于金狮寨的故事。据该村民介绍,金狮寨曾是古战场,相传天公得知皋陶帮助大禹治水,降下36头镇水狮,故而得名。北宋方腊起义,其部将曾居高临下,扼守此寨,抗击官兵。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歼灭敌八十八师的著名张家店战役曾在这里进行过激烈战斗。 

  硝烟已经散去,历史仍要铭记

  本报“红色江淮纪行”广受好评

  本版文字整理 李尚辉 朱玉婷 孙玲娟 张军有 万传波

  ■ 六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马德俊

  教育了后辈 宣传了红色旅游

  在祖国60华诞到来之际,《安徽市场报》“红色江淮纪行”不仅悼念革命先烈,再现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还让读者重温革命传统教育,以这样的方式来庆祝祖国生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习传统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虽然我们与革命前辈处于不同的年代,但是,他们所确立的精神理念,与我们今天的具体要求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在和平发展年代,我们更应该时刻不忘革命传统,时刻保持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作风,为祖国的繁荣发展不断努力。

  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把革命纪念地、革命旧址、革命纪念馆、革命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安徽市场报》的“红色江淮纪行”系列报道为六安市充分挖掘红色旅游文化,推广六安红色旅游线路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 安徽省军区宣传处处长 司加林

  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安徽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革命遗址遍布江淮大地,在这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到来之际,《安徽市场报》“红色江淮纪行”回访革命战场,重温峥嵘岁月,是一次缅怀先烈,继承传统的红色之旅,更是一次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六十年风雨历程,六十年沧桑巨变。那波澜壮阔的烽火岁月,始终是抹不去的光辉记忆;那不屈不挠的革命先烈,永远是矗立在人们心中的不朽丰碑。“红色江淮纪行”带着我们一道回顾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让我们重温了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在江淮大地上浴血奋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也让我们对今天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感到多么的美好,年青的新一代要备加珍惜,继承革命光荣传统。我们相信,这次“红色江淮纪行”将会引领着我们,把对革命先烈的景仰之情化为前进的动力,为我们的国家的更加强大与繁荣作出贡献。

  ■ 安徽省党史研究室一处处长 徐京

  “红色江淮纪行” 普及党史知识

  《安徽市场报》“红色江淮纪行”的策划非常好。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做这样的报道意义非凡。我觉得,报纸是很好的载体,“红色江淮纪行”的系列报道有益于普及党史知识。此次,《安徽市场报》记者深入革命老区采访值得赞扬,文章中的史实体现了百姓对解放军的大力支持,体现了安徽人民对解放战争的贡献。尽管这些历史在史料中也有记载,详细准确,但一些当事人的口述及记者亲身的采访更能增加报道的可读性。

  ■ 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室常务理事 毕长春

  回顾历史是为了把握今天,开拓明天

  这次“红色江淮纪行”的报道活动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现在有些青年人不懂历史、淡忘历史,让老一辈非常心痛担忧。以前,有位新四军历史研究所的老前辈曾说过,现在的年轻人对历史十分淡漠,“酒酒酒,不知道一二·九;发发发,不知道九·一八”。忘记历史的民族不能振兴,淡忘历史的一代是没有希望的。

  《安徽市场报》的报道让我们重温历史,既贯彻落实了中央关于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报道活动的指示精神,也教育了年青一代,让他们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同时,报道中的历史再现既表现了军队首长对百姓的爱护,也表现了百姓对人民子弟兵的拥护和爱戴,体现了军民的鱼水之情。硝烟已经散去,但是历史仍要铭记,回顾历史是为了把握今天,更好地开拓明天。

  ■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陈霄

  弘扬红色文化 彰显革命精神

  《安徽市场报》推出“红色江淮纪行”《回访革命战场 重温峥嵘岁月》系列报道,对于我们缅怀先烈,珍惜现有,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红色江淮纪行”系列报道贯穿安徽省南北,重点采访了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江淮大地上的重要战役。红色宣传报道是培育“红色”下一代的重要课堂。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是我党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开展“回访革命战场”活动,可以将革命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以新闻报道的方式传输给广大青少年,潜移默化,行之有效。

  红色宣传报道是展示我省新形象的重要窗口。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弘扬红色文化、彰显革命精神、展示崭新风貌、提升整体形象的重要窗口。

(责任编辑:刘芬娟)

我要发布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纪念六十年的国家历史,不仅仅是对建国过程的简单描述,还是一次对自己祖国的宏大审视。

更多>>> 我的解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