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过专门训练的工人用“吸尘器”吸出电视屏幕玻璃内的有害物质——荧光粉 |
从旧电视上拆下的金属元件被放进分拣包,等待进一步破碎分选 |
回收价降低将成扭亏关键
有人质疑,家电以旧换新的回收价格是不是过低?对此,华星环保市场策划部的苑杰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如果不通过降低回收价、提高拆解量来摊薄成本,做这个事情不可能挣钱。”苑杰算了一笔账,以一台27英寸的显像管(CRT)电视为例,在没有以旧换新政策前,仅收旧的成本大概就要70元,而进行环保无害拆解的人工、电力、设备、运输等平摊下来成本也要20元。
分离出的毒害物质还要以每公斤3元的费用交给下游环保企业无害填埋,所有加起来需要百元左右。而这台电视拆解出的塑料、铜、铁、玻璃等原材料销售后一般也就能收回60多元。
也就是说,平均每回收拆解一台这样的电视,不仅不挣钱,还要倒贴三分之一。
苑杰表示,在实施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后,同样一台27英寸显像管电视的回收价格政府统一被定到35元,节省下的收旧成本,将成为这家北京市家电以旧换新唯一指定拆解企业实现扭亏的希望。而在去年,这家企业从北京市财政方面领取的亏损补贴高达上千万元。
货源能否保证还是未知数
“不怕吃不消,就怕吃不饱。”根据华星环保的相关统计,实际上北京市每年只有十分之一的旧家电能来到他们这里进行环保拆解,多数旧家电都是被重新组装返回二手市场,或是被小贩们自行拆解、焚烧、提取废旧线路板及铜铁贩卖。
2007年,公司一期基地投产以来的年处理电子垃圾的能力在30万台左右,但每年只能回收拆解20万台左右,不充足的回收量让他们很难通过规模化降低拆解成本。
“等以旧换新逐步上轨,我们的日子也会好过起来。”本月15日,第一批以旧换新旧家电到厂,仅两个工作日就有200台,从回收企业的反馈情况看,预计本周可能超过千台。
到明年上半年,华星环保二期基地投产以后的年拆解量可达120万台,而他们的货源量是否能在一两年内翻6倍,还是个未知数。目前,华星环保正计划增加员工和购买新设备。
本版文/记者徐妍本版摄/记者付丁
[上一页] [1] [2]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