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闲言碎语看人大工作得与失

2009年08月19日10:4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人民网
  前几天因为参加中学的同学婚礼,所以见到了不少老同学,免不了要聊聊工作和生活。当得知我调到区人大工作时,纷纷投来诧异的眼光。于是便听到了以下三种声音:

  同学甲:“人大不是退二线的地方吗,你年纪轻轻怎么去那里了?”在这位老兄的眼里,人大好像就是一帮老态龙钟的大叔大妈级的人休闲养老的地方。
此种认识未免老旧,不了解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我们的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结构已有了较大改善:许多年纪轻素质高的优秀公民走进了人大代表行列;人大干部交流的力度越来越大,许多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走上了人大工作的领导岗位。仅以惠济区人大常委会为例,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们的平均年龄为45岁,常委会委员的平均年龄42岁,这些人大代表精力充沛、经验丰富、能力较强,对开展人大工作充满激情。

  同学乙:“人大是个好部门,最高权力机关啊。”看来此君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地位还是有所了解。但是,从他略带戏谑的言谈中,我听出了他的潜台词:人大不就是听听汇报举举手、唱唱赞歌盖个章嘛。在他的观念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作用只是“橡皮图章”,也只会随声附和歌功颂德,哪里敢硬起手腕真监督呢。事实是,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深入,近年来人大的作用越来越强大,各级人大综合运用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立法权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健康和谐发展。这些年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开门立法已成惯例,人大及其常委会否决“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罢免不称职的工作人员等等也不再是新闻。可以说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越来越具有刚性,实效越来越明显。

  同学丙:“你当上人大代表了?那以后有事情就可以找你啦!”此君自开公司,事业小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上成功了,就寻求表达政治诉求。这是一个正常而积极的现象,表明民众民主权力意识的增强。但误认为我在人大机关工作就是人大代表,实在是不了解人大代表产生的机制、人大工作运作的机制。人大代表由选举产生,人大机关是为人大代表服务的工作部门,机关工作人员说到底是人大代表的服务员。对此,我只有说:我在人大工作,但并不是人大代表。你如果有问题需要向代表反映,应该找所在辖区的人大代表。

  因为我的中学同学经商或者自由职业的较多,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使人们有更多的兴趣选择自由,不关心政治问题也没什么意外的。然而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对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尚且知之甚少,对行使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最有效的实现方式尚且了解不多,那普通民众又该是怎样的理解程度呢?这说明我们在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做好人大工作方面还有不足之处:

  1、人大代表不好找。在国外,议员通常是某个选区最知名、最活跃的人物。我国的人大代表实行兼职制度,应该说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上具有更天然的优势。然而现实中却是许多选民根本不知道自己身边的人大代表是谁,人大代表是干什么的。有些代表依然把人大代表当作一个荣誉称号,却不知人大代表首先是民意的代言人,是发展的带头人,当群众有困难有问题的时候不是主动亮明身份,积极帮助反映解决,而是躲着藏着、捂着盖着。所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加强代表意识的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让人大代表认清自身的身份和责任,增强履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代表工作机制,通过量化代表履职目标、建立代表工作平台、公布代表联系方式等形式,畅通代表联系选民、选民监督代表的渠道,让“有事情找代表”真正成为一个惯常现象。

  2、人大工作不透明。宪法规定,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大权力的授权性和法制性特点决定了它的运作本该是整个政治体制中最透明的,但目前人大工作却有诸多的不透明之处。主要表现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活动邀请众参与的少;人大代表所提的建议和议案的办理情况公布的少;人大宣传局限于自己宣传自己看的处境,会议报道多,日常报道少,导致公众对人大的认识仅限于开人代会;网络和媒体上关于人大知识学习、人大工作新闻的宣传少。究其原因就是人大透明度不够,给公众造成人大工作非常神秘、高高在上的感觉。

  增强人大的透明度,与加强人大作用一样重要。要按照《监督法》的规定,切实开放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会议,允许代表和公民列席旁听;要及时向社会公开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监督工作、监督成效。要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加大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通过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力度等增强人大工作的透明度。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通过建立人大工作网站、利用公共通讯网络发布人大活动的重要讯息等方式,拓宽人大宣传的渠道,方便公众随时了解人大工作动态。

  3、人大作用不明显。公众对人大的认知和尊重,最根本的在于人大代表、人大及其常委会作用的发挥上,在于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的解决上。《宪法》《代表法》《组织法》等都明确赋予了人大各项权力,《监督法》更是对人大行使监督权进一步明确化、规划化和程序化。用权才能谋效,有为才能有位。现实中一些地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依法用权方面却顾虑重重,曲解人大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真实含义,决策滞后、监督滞后导致的违法行政、司法不公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监督效能的发挥。这种不作为、乱作为实在是对民意的不负责。

  试想,如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都能依法行使法律职权,科学决策、有效监督,推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切实优化了环境,改善了民生,促进了发展;如果各级人大代表都能积极主动忠实履职,经常深入选民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为民谋利,并能做守法护法、促进和谐的模范表率,那么公众怎么会不认同人大工作,怎么会不尊重人大的权力呢?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人大) (来源: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网)
(责任编辑:刘晓静)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