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偿老兵刘振富60年的夙愿,新晚报与辽沈晚报、新文化报联动
辽吉两地寻找“四野”尤班长和战友
本报讯(记者 董艳春)“四野”文物征集暨哈籍老兵寻访活动在哈尔滨启动后,格外牵动众多四野老战士的心。日前,76岁的“四野”老战士刘振富,怀揣着发黄的三人合影,一个人坐着公交车从南岗赶到新晚报,欲在有生之年,寻找60年前一起转战鄂西、四川的老班长、老战友。班长及战友的家乡在辽宁和吉林。昨天,新晚报已联系到沈阳晚报、新文化报(长春),三地媒体联动,将为刘振富圆梦。
“我还能找到他们吗?”家住哈尔滨南岗区的“四野”老战士刘振富,在一个中午蹒跚来到报业大厦,找到了记者。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随身的档案袋,从里面取出了一张老照片,上面是三个年轻得几乎还带着稚气的战士。刘振富介绍,左边的是自己,中间的是班长尤志坚,另一个是同班战友张明著。这张保存整整60年的老照片,是他们在千里追击国民党逃蹿之敌时,在四川西充休整之际拍的。三个好战友中,最小的是刘振富,当年才16岁,张明著18岁,尤班长最大,也才20岁。
刘振富是哈尔滨五常人。1949年,才16岁的刘振富瞒着家人偷偷参军,被分配到“四野”50军105师449团。50军的军长是曾泽生(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正是他率部一路歼敌,参加了著名的解放鄂西和四川的战斗。
刘振富回忆,他和战友们从湖北当阳一直向西,打到川东。国民党部队在前面跑,他们就在后面追,一个月的时间,追击了1000多公里。鄂西、川东全都是大山,山路艰险难行。同时,由于每天少则几十里,多则百余里的急行军,粮食给养跟不上。每天战士们吃的只有玉米粒和地瓜,当年才16岁的他在班里最小,班长及战友们经常往他的粮食袋里塞吃的;在荒山密林中追敌,鞋子也不知磨破了多少,战士们便利用行军休期间自编草鞋。丛林里温度高达35℃,蚊虫较多,北方战士不适应,有的还得了疟疾。勇猛的解放军令逃蹿的国民党部队闻风丧胆,在四川成都,数万国民党守军缴枪投降,“四野”解放了成都。
刘振富称,解放成都后,部队便分散到附近的南充、西充休整,他和班长尤万坚、战友张明著找了一家小照相馆,留下了这张永远的纪念。解放战争后,刘振富和战友们一起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然后各自转业回地方,从此再未相见。而今,这张合影成了他想念战友时惟一的寄托。尤班长、张明著,你们现在家乡还好吗?本报与沈阳晚报、新文化报将联合,帮助刘振富寻找照片上的战友,并做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