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广东200万重奖“数字人之父”(图)

2009年08月26日04:24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南方医科大学教授钟世镇喜获广东科技突出贡献奖

  南方医科大学教授钟世镇昨日喜获广东科技突出贡献奖,奖金200万元,这应是对这位84岁老人工作的再一次肯定。回望过去的30年:他54岁评上副教授,60岁评上教授,72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76岁时倡导并承担“数字人”研究计划。

  文/记者徐静 通讯员邹莹

  钟世镇已是84岁高龄,但讲话逻辑清晰程度不输后辈。上世纪80年代,钟世镇敏锐地注意到显微外科手术操作的主要对象小血管、小神经等,在传统的解剖学教科书中被忽略了,限制其进一步的发展。
1985年,钟世镇编著了国际上第一部《显微外科解剖学》,把我国显微外科基础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世界前沿。

  他也因此成为显微外科解剖学的奠基人,但让其最负盛名的应是“数字人”研究。2003年,钟世镇的课题组完成我国首例女“数字人”的数据采集,把一具女尸从头到脚横切成8556个人体横切面,然后对横切面拍照,再将数据录入电脑,合成三维人体;此后,课题组又完成了“中国数字人男一号”的切片工作,拥有9200个横切面,最薄的切片只有0.1毫米。

  “数字人”升级到数字医学

  “数字人”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它在工业设计、影视界等各行业都有所运用,但是医学方面,“数字人”更为精细,涉及血管、器官等人体内部构造。现在,通过电脑技术的处理,还可以模拟外力给人施加作用力时的反应,医生在手术前也可以通过“数字人”身上先用刀,起到虚拟仿真效果。

  在钟世镇看来,“数字人”确是数字医学研究中里程碑性的成就,也因此有人将称其为“数字人之父”,但他并不接受。“我只是倡导者,做得不多。”他如是说。

  “"数字人"已不重要。”他解释,虚拟人可分四阶段:可视人、物理人、生理人和智能人。物理人拥有人体的物理性能,如肌肉弹性;生理人可模拟人的生理功能,智能人则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事实上,第四阶段难以达到,一、二阶段已经实现,对其研究现已进入生理人阶段,也就是数字医学的研究。因此,数字医学比“数字人”更进一步,数字人已成为生理人研究的基础。“科学如果总是在最辉煌的阶段,那就意味着停滞不前。”

  老专家每天上网看新闻

  钟世镇现在还是闲不住。如无特殊情况,他上午都会到办公室,看看杂志图书,在网上看看新闻。尽管年事已高,但他对电脑的使用却很娴熟,25英寸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桌面”上,布满文档。“我每天都要在网上看新闻。”他说,了解时事才能有大视野。

  作为中国工程院的资深院士,科研项目已与他无关,但他仍是博士生导师,老人戏称自己整天对学生“指手画脚”,是学生的“顾问”:问了就顾,不问不顾。如果学生向自己咨询,他也只是给指导,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科研经验,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帮助,判断某个试验是否可行,是否已有前人做过。

  钟世镇对后生晚学有所忠告:切忌浮躁,甘当配角。他说,现在,能够依靠个人努力取得重大成就越来越难,更多需要团队和他人的帮助,总要有人甘当配角。

  甘当配角 60岁当教授

  甘当配角也是他多年所行。有人认为,临床解剖学只能是临床外科学的配角,钟世镇对此毫不避讳。

  20多年前,当时正是钟世镇需要多出研究成果、争取学术地位的时候,但仍坚持让他的学生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去申报奖项。从工作到生活,配角多年与他“如影随形”。

  这是钟世镇的人生履历:10年助教和17年讲师,54岁评上副教授,60岁晋升教授,72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76岁开始承担国家863计划进行“数字人”研究。

  他不认为自己是“大器晚成”,在那一辈的人中,像他这种情况的人不在少数,年轻时难有晋升机会,到老才迎来学术研究的春天。

  钟世镇常对学生说的话是:“把冷板凳坐热,才是最大的本事。”

  人物档案

  钟世镇,中国工程院院士。1925年生,广东五华县人,南方医科大学教授。他是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的奠基人,建立了以解决临床外科发展需要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体系,倡导并开拓中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研究。

  288项科技成果受表彰

  本报讯(记者饶贞通讯员粤科宣)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昨日在广州召开,会议表彰了2008年度优秀科技成果和杰出科技工作者代表。在昨日的大会上,共有288项优秀科技成果受到表彰。

  其中,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7项,二等奖89项,三等奖171项。同时,2008年度广东共有30项创新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数再创历史新高。

  获奖项目带头人平均48岁

  据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厅长李兴华介绍,广东近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及科技创新团队。

  在288项本年度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第一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48岁;一等奖项目完成人中,45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占了52%。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梅智敏)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