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境脏乱差曝光台采访组
昨(27)日午后,本报城乡环境脏乱差曝光台采访组对泸州市区内多条街道、部分居民楼、几个大企业进行探访,发现大多数地方治理良好,但仍有极少卫生死角成为城乡环境整治盲点——
目击现场:
化粪池外泄无人维修
镜头:维修部摆到街面上
15:30,记者来到三星街新马路入口。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徐四摩托车维修部”,10多辆待维修的摩托车沿街摆放,满地是油污,显得杂乱无章。光着膀子的修理工在阳光下“挥汗如雨”。
镜头:50米外即闻到恶臭
15:45,记者来到城区三星街社区新马路2号楼。离该楼还有五十米,化粪池阵阵臭味扑鼻而来。正在下楼的居民文小玲紧捂鼻子,从楼道边急急通过。而底楼和1、2楼的住户,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见记者来采访,“大众食堂”的业主刘美书愁眉苦脸地告诉记者,“现在这么臭,生意越来越难做,顾客还没走拢就打转身。”2号楼一共有100多户住户,化粪池堵了后,社区及时组织开会,决定通过集资办法维修化粪池。随后,社区干部和住户代表一家一户去收维修费,但由于还有40多户住户拒不交费,致使维修工作一拖再拖。
目击现场:
单位与单位间交界处有盲点
镜头:电力公司围墙外有死角
16:10,“电力公司和公园围墙下有死角。”近段时间,不断有群众反映此问题。接到群众举报,记者穿过泸州电业局办公楼,来到围墙处往外一望,一个卫生死角赫然在目。在电力公司与忠山公园的围墙下,腐烂的枯枝败叶夹杂白色垃圾,与优美的周边环境极不协调。
17:10,“土地里的垃圾太多了,半天还挖不完一块地。”在蜀南气矿川南矿区临江园滨江路下的一块地里,兰田农场七社住大能正在挖土准备种萝卜。“滨江路上老是有人把垃圾往这块土里倒,我们每挖一锄都很吃力。”每挖一锄就要将白色垃圾清理出来的住大能一脸无奈。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