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格拉希回国受到英雄般欢迎 |
本报驻英国记者/李宁静
英提前释放洛克比空难主犯,背后牵扯着巨大的石油利益
近日,曾经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洛克比空难的主犯迈格拉希,被英国苏格兰地方政府以人道主义理由提前释放并随后高调返乡。此事在英、美两国引发巨大争议。与洛克比空难案密切相关的美国对苏格兰政府的决定表示强烈不满。在指责与辩解声中,这一事件背后的“石油外交”逐渐浮出水面。
本月20日,苏格兰司法部长麦卡斯基尔以迈格拉希“身患晚期前列腺癌、所剩时日无多”为由宣布将他提前释放。
迈格拉希的提前获释,特别是回国后受到“英雄般”迎接的场面引起了美国等有关方面的强烈不满。在洛克比空难中遇难的270人中,有189人是美国人。不少美国遇难者家属认为苏格兰当局的决定在道义上令人费解,迈格拉希回国后受到的欢迎更是对遇难者家属的侮辱。在迈格拉希获释当天,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苏格兰方面释放迈格拉希是个“错误”。曾经参与洛克比案审理的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罗勃特·穆勒也亲自致信苏格兰司法部长,称释放迈格拉希是“对司法公正的嘲弄,并让全世界的恐怖分子感到安慰”。美国网民甚至呼吁抵制苏格兰威士忌及赴英旅游。
实际上,迈格拉希以“英雄”的身份回国,不仅让美国人恼火,英国人也感到颜面无光。一时间,英国国内对苏格兰司法体系及英国政府的谴责和质疑之声四起。英国首相布朗直到25日才首次回应释放迈格拉希一事。他表示,他对迈格拉希回国受到欢迎感到愤怒与厌恶,但强调释放迈格拉希是苏格兰地方政府的决定。
卡扎菲称布朗“好朋友”
尽管英国政府强烈否认迈格拉希事件背后存在政治和商业交易,不过,媒体普遍认为,虽然苏格兰地方政府在司法方面享有一定的独立,但外交事务却是英国政府完全掌控的。因此,在释放迈格拉希问题上英国政府应该曾给予苏格兰方面“鼓励”。
23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节目中表示,释放迈格拉希明显是出于政治考虑的决定。美国民主党参议员本·卡丁则直白地要求弄清英国与利比亚到底签订了什么样的石油合同。
卡扎菲的次子塞义夫近日的一席话更激起了千层浪。他在利比亚电视台的专访中称,利比亚在与英国谈石油和天然气的时候总会提到迈格拉希案件。此言一出,更增添了英美媒体和英国反对党的怀疑。本月21日,利比亚电视台节目中播放了卡扎菲接见迈格拉希的镜头,卡扎菲当时甚至表示感谢“好朋友”布朗以及英国政府为迈格拉希的释放所做出的努力。
西方竞相示好为哪般
自从利比亚2003年底宣布断绝与恐怖分子的关系,并向美国交出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图纸后,利比亚与西方国家关系迅速升温。分析人士认为,利比亚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不少西方国家都希望把利比亚作为其在北非地区的战略伙伴。
2007年,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曾出访利比亚。访问期间,英国能源巨头——英国石油公司与利方签下了价值9亿美元的勘探协议。今年7月意大利G8峰会期间,布朗首相还会见了卡扎菲。当时,布朗的发言人表示,英、利两国关系发展势头“强劲”,并将愈来愈“强劲”。
2006年,美国和利比亚正式恢复断绝了20多年的外交关系。2008年,美国时任国务卿赖斯访问了利比亚。在今年的G8峰会上,卡扎菲还与奥巴马实现“历史性”握手,这是他首次与一位美国总统握手。而就在本月中旬,美国资深参议员麦凯恩率领国会代表团访问利比亚,讨论美国向利比亚出售军事设备的问题,并表示国会支持政府与利比亚进一步发展关系。麦凯恩还称赞卡扎菲是一位“很有趣的”人。
与此同时,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也频频对利比亚“示好”。就在迈格拉希返回利比亚的当天,在利比亚访问的瑞士联邦主席汉斯·鲁道夫·默茨在记者会上就瑞士警察曾于去年拘禁卡扎菲儿子汉尼拔及其夫人公开道歉。此外,俄罗斯近年也在想方设法与利比亚展开油气资源合作,并希望在利比亚建军事基地。
有分析人士认为,正是由于西方一些国家都盯上了利比亚丰富的油气资源,英国出于“竞争”的需要提前释放了迈格拉希。至于美英特殊关系,应该不会因为这一事件受到严重的影响。
新闻资料
洛克比空难曾震动世界
现年57岁的迈格拉希,是制造洛克比空难获罪的唯一罪犯。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公司的一架班机从德国法兰克福经伦敦飞往纽约,途经英国南部小镇洛克比上空时发生爆炸,造成机上人员及地面居民共270人遇难。
事后,美英情报机构经调查认定,这次空难系利比亚特工迈格拉希及另一名利比亚人所为。为了迫使利比亚交出嫌疑人,联合国安理会曾多次通过对利比亚进行制裁的决议。2000年,利比亚终于交出迈格拉希,随后他被苏格兰设在荷兰的特别法庭裁决罪名成立,并被判处终身监禁。本月20日获释前,迈格拉希已在苏格兰一所监狱服刑8年。(李宁静)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