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上海奉贤区卫生局侨联真情为民 义务夜门诊21载

2009年09月02日10:30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最近,在第八次全国侨代会上,奉贤区卫生局侨联义务夜门诊被评为“全国侨联系统先进基层组织”,受到了表彰。奉贤区卫生局侨联义务夜门诊坚持每星期四晚上为群众义务门诊,至今已经走过了21个年头。

  侨联义务夜门诊开办于1988年3月31日。
那年年初的一次归侨侨眷联谊会上,侨界的医务人员谈到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切向钱看”的风气,一些贫困农民、居民“看病难”的状况时,感到十分无奈。老中医陈应伯等提议,侨界中医务人员较多,我们何不办一个义务门诊,倡导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呢。这个倡议得到了大家的响应。21年来先后有38位医务人员传递爱心接力棒,参加了义务夜门诊。迄今已开诊1024周次,接诊病人24038人次。

  现年80岁的老中医陈应伯在半个世纪从医生涯中,勤学苦钻,擅长用普通中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痼疾、疑难杂症,他精湛的医术先后让数十对不育夫妇圆了当父母的梦。21年来参加义诊他从不间断,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义诊组组长曹玲去电话劝他不要来了,接电话的陈夫人说,“你就不要劝他了,他把夜门诊看得比吃饭还重要,再劝也没有用的。”一次陈医生骑车去夜门诊,在十字路口,被一辆飞驰而来的自行车撞得仰面朝天,他忍着疼痛推着自行车一瘸一拐走到义诊点,同事们都劝他回家休息,他说“不能让病人白等”。在他影响下,区侨联委员、女儿陈悦也于11年前加入义务夜门诊行列,每次由她陪同父亲一起义诊。

  1995年,义诊组的一位老医生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不能再参加义诊服务,义诊组缺乏针灸医生。当时担任区医学会秘书长的副主任医师俞国瑛,向卫生局主动请缨,并带领两位青年医生一起加入义诊组。每次义诊,他总是提前到场,经常最后离开。一次大年初二晚上,有几个病人不知道夜门诊停诊,仍来找他针灸。接到局门卫的电话后,他马上放下饭碗赶到夜门诊。回家时,等他一起放烟火的小外孙,已经拿着烟火睡着了。

  21年来,义诊的爱心接力始终在延续。老医生的真情、爱心和奉献精神,感动着义诊组的青年医生,义诊室墙上挂着的镜框“医德求诚,医术求精”,成了大家共同的座右铭。曹花毕业后在庄行卫生院工作,1994年看到义诊组缺乏针灸医生,主动要求加入义诊。她家住在离城区3公里外的沙港桥,小姑娘走夜路家里不放心,每次义诊结束都由家人来接。十多年来,守护者由父亲转换到男友,男友又成为丈夫,当年的少女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但每周四义诊一如既往。从沙港桥到义诊点的路上,既洒满了父女、夫妻的深深情义,更留下了曹花一家人爱心奉献的一片真情。中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张大通,作为一线医生经常要值班,为了能按时参加义诊,他总是悄悄换好班,有时甚至连着值班。他们和洪梅、曹春英、陈悦、袁虹等年轻人,克服了种种困难,牺牲了花前月下、天伦之乐或子女教育的时间,多年来无怨无悔,坚持义诊。

  每逢周四晚上,义诊室人群熙攘,最多时就诊者达70多人。这几年普及了农保、镇保和居民医保,初级医院又免收挂号费,就医人数比以前少了,可是不少患者还是来看侨联门诊,他们说,“我们和侨联门诊已经有了感情,医生待病人如亲人的服务精神和精湛的医术,吸引着我们”。

  义务夜门诊坚持21年,离不开群众的信任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区卫生局和区侨务部门一直关注义务门诊,及时解决困难,局党委确定历任团委书记负责联络。现任义诊组组长曹玲,本职工作虽忙,一直认真安排好义诊组工作。有次她患胆病住院手术后,一出院就拖着乏力的身体来夜门诊,大家劝她多休息一段时间,可她说,“一直惦记着夜门诊,在家也休息不好。”前任组长吴丽萍,直到去世前一天晚上,还忙碌在义务夜门诊。

  21年来,侨联义务夜门诊先后获得市侨联“爱心奉献先进集体”、市统一战线“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先进集体”、“市精神文明百件好事”等等荣誉。夜门诊成员陈应伯、俞国瑛分别获“市优秀志愿者”称号。在最近召开的表彰座谈会上,义诊组的老中青医生都表示,“只要群众需要,义务夜门诊将一直开办下去。”(王昌年) (来源:奉贤报)
(责任编辑:刘晓静)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