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梯田 |
大寨梯田
大寨精神扎根在土里。土是大寨梯田里的土。
农业合作社以前,大寨人吃饭全靠虎头山上的庄稼地,山坡上沟壑纵横,所以被大寨人称为“七沟八梁一面坡”,全村800亩庄稼地分4700块散布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
1952年,老支书贾进才让贤,陈永贵成了大寨领头人。“三天无雨苗发黄,下点急雨土冲光。”一亩地打百斤粮食。为了吃饭,陈永贵领着大寨人会战虎头山上,取石垒坝,坝里填土造地造“平原”。1957年到1962年,“七沟八梁一面坡”上4700块“疙瘩地”变成了台阶似的2900块“小平原”。
1963年,大寨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梯田大面积受损,大寨将自留地收归集体,统一耕作,再次掀起耕地大会战。1966年,又集中建设高标准梯田,大寨梯田整修成了堰高如枕,地平如镜,活土层厚的“海绵田”。到1977年时,2900块“小平原”又变成了970块“大平原”。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改造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亩产由“百余斤”猛增到“五百多斤”,收成赶上了黄河以南的亩产,“大寨村志”中说是“跨过了‘黄河’”。
平山填沟,大寨造梯田时还收获了一种精神,叫“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所以才有了1964年的全国“农业学大寨”热潮。
今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这大寨梯田成了文物,被登记成“不可移动文物”。昔阳县文物管理所史永红所长介绍说,之所以把大寨梯田列为文物,是因为大寨梯田是大寨人走集体化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生产条件的真实写照,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文/图:本报记者 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