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南昌9月3日电 “南昌维修后的八一大桥、改造完的阳明路和《江西日报》大厦都将使用晶和照明公司生产的LED路灯”,南昌晶能光电有限公司负责人昨天上午自豪地告诉作者。
这样的自豪和南昌市政府的大力扶持是分不开的。
在本次“网络媒体南昌行”中,作者处处感受到南昌市政府在调优经济结构中,对高科技产业的重视和投入力度。
昨日参观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在这家创建于1991年、江西省惟一的国家级高新区的规划馆里,作者了解到,高新区致力打造多个特色产业园区,实行“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软件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配套发展第三产业”的四大发展方略,已形成了光伏产业园、软件产业园、LED产业园、手机及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目前,高新区有注册企业1500余家。
在这四大产业园中,光伏产业园和LED产业园无疑是重中之重。
光伏产业做成千亿产业 南昌3-5年打造“世界光都” 南昌市委宣传部部长周关说,南昌将通过3-5年的努力,力争把南昌市光伏产业打造成千亿产业,使南昌成为世界光都。
在南昌高新区,作者了解到,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台州半导有限公司、上海卡姆丹克、通用太阳能电力(南昌)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光伏产业生产企业相继落户南昌,该市形成光伏产业集群雏形。
在产业布局方面,南昌市以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南昌光伏产业园为主体,该市其它园区光伏企业为补充,按照南昌市光伏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11年,全市光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到2013年,全市光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600亿元,使南昌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世界光都。
南昌市政府为了这个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税收减免政策、人才培养等。在税收减免政策方面,南昌市政府规定3-5年内,市、县区(开发区)财政将光伏企业上缴的增值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奖励给企业用于发展;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认定可按15%的税率减征企业所得税。提供贷款担保、支持上市融资、政府出资支持等措施将为光伏产业发展解决资金难题。
同时,南昌大学创办了太阳能光伏学院;南昌市政府、南昌大学和江西赛维BEST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还将联合组建南昌市光伏工程研究中心,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为了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政府还提供优惠用地和用电的支持。
LED产业:初步形成从研发到生产再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LED产业园是南昌市主抓的另一重大项目。昨日,作者参观了晶能光电、联创光电为代表的LED企业。
作者了解到,该园区通过10多年的努力,已有晶能光电、联创光电等LED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30多家,该区LED产业园年收入近百亿元,建立了从LED衬底硅材料生产、专用切割刀具,到外延片、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再到LED显示屏、手机背光源及照明等方面应用的相对完整的LED产业链。
南昌国家高新区LED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以晶能光电、欣磊光电等公司的外延片为上游产业;晶能光电、欣磊光电、联创光电等公司的芯片制造为中游产业;联创光电、联创博雅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中业景观照明的光源、灯具、LED显示屏、联创致光科技的手机背光源为下游企业的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据介绍,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是由金沙江、淡马锡等多家国际著名的风险投资基金共同投资建立的专门从事硅衬底氮化镓基LED外延材料与芯片生产的高科技企业,是继日本、美国之后第三家具有原创知识产权的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公司,在全球率先实现了硅衬底氮化镓基LED芯片的量产。
今年7月23日,由江西晶和照明有限公司一期投资2300万美元的年产20万盏LED路灯产业化项目在南昌高新区正式开工建设。据了解,维修后的八一大桥以及改造完的阳明路,都将使用晶和照明公司生产的LED路灯。(彭宏渝)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