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重现招工难凸显“双缺”之痛
弥补技术工人缺口和用工制度缺失成当务之急
最近,不少地方反映招工难。江苏的用工情况如何?招工难原因何在?向我们传达了什么信号?
绝对性缺工和结构性缺工并存
南京安德门民工市场管理科的刘建强介绍,从4月份开始,到民工市场招工的企业就开始增多,现在每天岗位稳定在10500个左右,但每天成功介绍出去的岗位只有120个左右。
省内使用农民工最多的城市苏州,也出现了招工难。记者了解到,仅苏州工业园区当前用工缺口就达5000人左右。
不仅如此,传统的劳务输出地苏北也出现劳动力紧缺现象。淮安劳动保障局就业管理中心党委书记翟传豹表示,今年以来,企业招工难的现象一直存在,为了吸引当地外出的劳动力回乡就业,很多企业的工资待遇与苏南企业已经差别不大。盐城市前段时间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地企业的空岗数有21000多个。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从3月份开始我省城镇新增就业持续回升,到7月底达到66.5万人,月均增长9.5万人,其中7月份增加13.3万人,已经基本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有关专家分析,我省每年劳务用工近1000万,约500万是省内流动,主要是苏北向苏南输出,外省民工输入约500万。苏北近年来工业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对民工亦生成旺盛需求,不离乡不离土,待遇和苏南相差无几,使苏北诸市也成为劳动力的有力争夺者。
从各地提供的紧缺工种来看,既有服务员、操作工、销售人员等普通工种,也有车钳刨铣工、软件开发、现代物流、机电维修等技术工种,用工缺口呈现绝对性缺乏和结构性缺乏并存现象。
劳动力高流动性与用工制度有关
虽然各地都有不小的用工缺口,但采访中,人力资源专家们普遍不同意用“用工荒”来概括我省目前的就业市场行情。有些工种找不到人也有自身原因,如缝纫工、服务员等待遇不高,工作时间长,很难吸引目前的年轻劳动者。省人力资源市场负责企业联系的李文俊则认为,用工市场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是正常现象,供需缺口的存在也能促进企业主动提高劳动者薪资待遇、改善用工环境。
有专家指出,经济刚刚回暖就频现招工难,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快,劳动力富余程度在减弱,这或许是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结束的信号。
更有学者分析,我国劳动力的高流动性,与当前的用工制度有关。更有文化、更有见识的新一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生活保障、话语权缺失,企业困难时“挥之即去”,需要时就很难“招之即来”。这呼唤我们建设新的用工制度,建设新型的企业和劳工之间的关系。
据了解,去年12月,无锡百家企业发出“不裁员、与员工共渡难关”的倡议得到了全省各地企业的积极响应。我省还通过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方式对不裁员的困难企业进行补贴。截至7月底,已经有328家企业获得补助。在困境中,这些企业通过延长休假、组织员工培训等方式留住大量的熟练工人,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结构性缺工将影响经济快速腾飞
一定程度的招工难,适度提高劳动报酬或可以缓解,毕竟宏观上中国劳动力还是相当富余的。而结构性缺工却是刚性的,有专家指出,技术工人的短缺,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江苏经济的快速腾飞。
9月1日,南京人力资源市场,江宁奇创机电公司的招聘负责人一翻到有填写着应聘“钳工”、“装配工”的登记表,就掏出手机与登记者联系。这位负责人说,她也知道技术工人难招,这段时间订单多,她还特地提高了待遇,但还是招不到。
安德门民工市场每天介绍出去的就业岗位中,超过90%都是没有技术要求的操作工、勤杂工、搬运工等岗位,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岗位很难招到人。“前来求职的农民工中,90%以上没有一技之长。”刘建强说,就业回暖后,招工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明显增加,但到市场求职的技术工人却没有增多。
技术工人缺口的现象省内其他城市也广泛存在。苏州市政府曾经邀请外商对苏州发展环境提意见,结果外商反映最多的就是技术工人太缺。
高级技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邓建军认为,江苏要建成国际先进的制造业基地,要在经济危机中率先腾飞,需要一大批熟练掌握设备的技能人才做支撑。只有抓住机会培养一大批叫得响、有创造力的技术工人,才能最终实现“江苏制造”的可持续发展。
大中专毕业生尚难与市场需求接轨
安德门民工市场有一个大学生就业窗口。在窗口负责人严兆隆的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了300多个大学生的求职信息。但两个月来,只有20多人从这里走上工作岗位。
严兆隆说,现在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工资待遇与农民工相差无几,但要让大学生成功上岗并不容易。大多数农民工有着明确的就业目标——找个能挣钱、包吃住的工作,对于做什么要求不高,但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大多希望能体面就业,没人愿意做普通的缝纫工、操作工。7月份全省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新成长劳动力的比例有所增加,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高校毕业生。
有关专家为此建议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同时要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明显加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无不亟需大量高素质劳动人口;与此同时,大量高等教育人才却学非所用,无法顺利就业。这就要求必须加大教育改革力度,让教育与社会需求接轨、与经济发展接轨。
本报记者 黄红芳 秦继东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