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9月9日电(记者刘泉龙黄会清)作为全国率先推行全境禁牧的省区,6年前有人质疑宁夏:唱了千年的牧歌真的就能不唱?不让羊到草原上吃草,畜牧业怎么办?
今天,宁夏禁牧在延续。大面积生态最脆弱区域呈现出地表植被快速恢复的趋势。
而宁夏的养羊数,比禁牧前更多了。
三面环沙的宁夏,“面积不大,生态不好”。位于中部干旱带上的盐池、同心、海原、中卫等10个县市区,土地面积占全区的一半多,草原面积占63%,这里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荒漠化严重,也是我国沙尘暴源区之一。
宁夏以中部干旱带为主的牧区,虽为全国十大牧区之一,但畜牧业长期在低质低效的困境中徘徊。畜牧业的生产方式沿袭“千年一贯制”的“信天游”放牧而鲜有改变。由于长期超载过牧,草原严重沙化,有的县乡“一亩草原三根毛”。宁夏牧区已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15亩养活一只羊,2003年下降到30亩草原养不活一只羊。粗放式的畜牧业为赚得“蝇头小利”欠下巨额生态债。
天然放牧破坏生态,畜牧业也难以走上优质高效之路,困境中的宁夏畜牧业在新世纪面临巨大危机!为了彻底改变生态环境,为使畜牧业由传统走向现代,为加快当地脱贫致富的步伐,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自2003年5月1日起实行全面禁牧。
如今6年时间过去,记者日前深入封山禁牧的多个县区采访发现,当地群众在国家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工程的支持下,依靠人工手段植树造林,使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并通过实施封山禁牧,尝试自然修复生态,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县”彭阳县林业局副局长袁晓东说,禁牧6年后,全县林草覆盖率达90%,山上的草和灌木林都长起来了,山沟里流出清泉水。
据了解,宁夏自2003年实行全境禁牧政策后,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0多万元,帮助禁牧农牧民建设棚圈,改良畜种,发展舍饲养殖。同时,大力扶持人工种草,培育壮大后续产业。
有人曾担心封山禁牧会影响畜牧业的发展,但从目前看,宁夏全区畜牧业不但没有萎缩,反而出现可喜局面。农牧民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部分由586元增加到786元。
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宁夏盐池县高沙窝乡大疙瘩村,曾是一个种粮和放牧都走上绝路的村庄。然而,今天的大疙瘩村绿浪滚滚,不见风沙起。今年60岁的呼延忠礼告诉记者,禁牧后村民纷纷在地里种草,在宅院旁养羊,近两年又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2007年,他贷款两万元建起了一栋大棚开始种西红柿,去年的产量达到18000斤,纯收入超过1万元。
宁夏草原站站长王洪波说,为巩固封山禁牧的成果,在千家万户推广标准化沼气,发展太阳能,改变山区群众以木材为主的能源消耗方式。同时帮助他们改变长期以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落后生产、生活方式,真正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之路。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