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持:叶斌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心理学博士 副教授
80后作为我国第一代实行计划生育后出生的独生子女,被冠以“草莓”名号(外面光鲜,质地绵软,抗压能力差),他们踏入职场,居然令比他们大不了多少却风格迥异的70后管理层觉得头疼。
如何根据80后特点以及他们在职场的优劣势进行有效管理?而80后又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下的职场心理困惑,逐渐融入主流趋势,已被提上职场议事日程。
事件一 某重庆铜梁籍大学生,因上班不能睡懒觉,就辞职不干了。另有报道,郑州某大企业李小姐,因工作“不小心”,几次被批评后就在电脑前失态痛哭,而她手头的任务只能由同事顶替完成。
事件二 多家网站联合发布《80后上班族生存状态调查报告》称:在“对于最具代表的80后先锋代表”的选项中,43.9%的受访者选刘翔,另有21.7%的受访者竟然选自己。
事件三 中华英才网在一份关于80后职场真实生态调查显示,在22-27岁占92.5%的受访者中,工作一年含一年以下离职率占42%。工作两年(含两年以上)离职率占58%。
80后对工作讲“感觉” 叶斌做大量企业调查后发现:相对70后规矩、隐忍和埋头苦干,80后更率性也更自信。他们对工作的要求是:开心、人际关系舒服、工作有新意。而路途远、加班多,领导不爽、工作闷一般都不在考虑之内。某大四女生,半夜二点接到某跨国公司会计事务所面试通知后,没有惊喜却选择放弃:“这么晚还在工作,我不去了。”
80后往往情绪化,个性强。凡事只能从自身出发,全局、长远观念少;纪律性差,原则性差,命令不得,说不得。这让70后的管理层很抓狂,物质或可满足,但感觉最难量化且抓不住。且他们情绪波动起伏激烈,连自己也很难说清和把握。二是离职率高,稍不如意,立马走人。一些70后抱怨“毕业没几年,换了不少工作。对工作不珍惜,也没有耐心”。80后似并不怕失去饭碗,而更讲究体验不同环境不同人生,对工作性价比有更高的追求。三是忽略职场基本修养。如进门前不敲门,接听电话“喂喂喂”,也不理会一些约定俗成的礼仪。如单位聚餐,领导让他点菜,他就点最贵的,而不是让领导先点,还说“你让我点,我就点自己喜欢的。否则就不要我点吗?”四是做事或拨一拨动一动,或自说自话,主意大,事情却做得乱七八糟,经常让管理层两难于授权与不授权间。
当然,80后更有令人面目一新的优势:首先是知识面广,具有世界眼光。一有新技术出来,马上就跟进。单位里网络和电脑难题,他们全包。同时全面掌握最新资讯,信息海量。解决问题往往有新思路。这些都是大家认可的。他们还能同时胜任多件事:上网、接听电话、听音乐、聊天,同时写出报告,一心多用。
管理层:运用激励机制,用梦想点燃工作热情 面对80后的挑战与颠覆,叶斌建议70后管理层要思考的是:向80后靠拢;还是把他们抓过来,向自己靠拢?事实上,企业做法也各不相同:国企习惯训练传统模式。一些有创意的小广告公司,则较开放平等,弹性。在高科技大公司,往往采用80后喜欢的网络方式与员工进行沟通,而不是沿袭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同时开辟网站,让他们有发表意见的空间和渠道,以及高管定期接见等方式。
叶斌认为,在欧美,员工加班是可以拒绝的。目前我国工会在保障员工切身利益方面作为不大,现在80后来冲击一下,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反思一下,更注重人文关怀和个性化管理。而对于职场基本规则与修养,则要做出刚性规定。总之,要用激励机制,并适当授权,用工作梦想点燃工作热情。促其发挥潜能和快速成长。叶斌强调:事实上,80后也是两极分化的。一些80后创业有成,已是高科技领军人物。另一方面,确也存在“草莓”“月光”“啃老”的现象。
80后:把握好个人身份与职场身份角色转换 职场是现代人躲不开绕不过的安身立命之所,也是现代人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源头和载体。如何适应职场并快速成长,这在“四世同堂”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下职场,已刻不容缓。如何“设定边界”,学会尊重各种年龄、肤色、民族以及理念、价值观各不相同的人,并保持最起码的礼节;如何在快速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也注重传承;如何在自我与主流之间保持适当的匹配,并挖掘职场上升空间?都应纳入80后的思考范围。
叶斌给出的建议是: 1.首先要意识到个人身份与职场身份的不同,注意角色转换,场景化地应对不同环境。
2.要遵守职场规则,留意小节,尤其要尊重别人,不能只停留在自己的内心频道。接受任务时,要学会及时汇报与反馈,还可以化批评为请教,使批评者成为自己的顾问。
3.学会情绪管理,情绪低落时,寻找支持系统合理地宣泄坏情绪,然后再蓬蓬勃勃投入职场。
叶斌强调,责任感和信任感是从小事中一点点培养的。高薪酬、可发展的要求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靠跳槽达到跳跃性发展。事实上,没有一个企业喜欢没有忠诚度的员工。专业不对口不要紧,要紧的是职业规划与专业培训,一专多能。
80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西方心理学认为,“自我”可能也是20岁左右年轻人心理的一个特点。每一个生命段有它自然的规律,黑格尔也有正(憧憬)反(不如意)和(融入社会)三说。与其强化80后的缺点,不如强化他们的优点。用容忍与善待,促其在历练中快速成长,无论哪代人,只要社会需要,都会负起责任与义务。汶川地震就是明证。早晚他们是职场主流。事实上,80后务实的生活态度,快速适应跌宕起伏的职场的能力,以及他们在工作中享受生活的姿态,对于上代人更好地平衡身心也是一种启发。
一代比一代更“生猛”。这是历史进步的体现和必然。80后的成长也要经历时间的考验。(徐约维) (来源:新民晚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