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偏城市学生原因在于编写专家队伍多来自城市
主持人:从2001年开始,国内出版单位可以依照教育部统一的课程标准编写教材,供全国的中小学生使用了,但是实施的结果是,更多的出版社偏向于城市学校的学生,而对农村学生有所忽略。
陈如平:2001年新课改实施以后,我们采取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同时又实施教材多样化的政策,因此在使用和编写的过程中,有城市化的倾向。主要的原因在于编写教材的专家队伍,他们知识的来源、他的经历,更多的考虑到城市学生的需要,在部分教材中出现了教育内容(偏写)的情况,选择教材的内容更多考虑到城市的情况。对此,在新课改过程中,基层的老师、基层的家长都有所反映。第一,我们主张编写者在使用过程中,或者在教材的试用中,考虑如何边试用、边修改这么一个策略来解决,使得教材有更多的包容性、开放性以及适宜各级各类学生,特别是农村地区孩子的需要和实际的情况。第二,在教材的选用上,可以有更多的灵活性。选用者在各地基本上是地市级层面,组成一个教材选用委员会来选用不同教材。由很多专家、各个方面的代表参加这个委员会,综合考虑这个教材是否符合本地区的学校学生,是否符合我们学生这些方面的特长。第三,教材的使用上要跟学校、教师相关。教师可以根据所面对的这一波学生的家庭基础、他们的家庭环境,他们所在的社区社会的环境来调整一下。有一些采取,有一些可以删,不符合的可以修改,更多的增加地方性的特色、本土化的特色,这些方面这几年我们都在宣扬。一些主流的媒体都在宣扬校本课程,更多的增加教材的适应性以及增加实际教学过程教本的灵活性来解决。随着教学素质的提高、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机能越来越丰富,这些问题会随之解决。
用纯消费观点看歪曲教育本意
主持人:为了了解国家教育资源有限的矛盾。有的地区教育已经出现了市场化、产业化的倾向,沉重的教育学费,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远离了教育。这与我们“学有所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是相背离的,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陈如平: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的问题前几年喊得比较厉害,也有一些人把它当成发财、搞创收的借口、载体。但是从整个政策层面而言是反对教育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的。具体而言,义务教育,整个教育要坚持公立性,义务教育尤其如此。除了学费全部由国家负担,个别杂费还需要家庭来承担、支付。这是一个大的变化。在高等教育这一块,整个学费现在我们有一种倾向,更多的叫“核算整个学生的受教育成本”,然后来做。但是实际上教育成本的核算,现在也有人提出来,学生交的学费只占到教育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有一些个别数字,学生交的学费只占到(教育成本)四分之一的比例,更多的要通过其他的自筹渠道来解决。我们国家尽管这几年经济发展比较快,老百姓口袋有一点钱,但整体而言,富裕的还是一少部分。对于更多的学生而言,他们支付学费,要上大学或者上高等教育肯定有一些困难。我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反对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国家随着整个经济的发展,对于整个教育的投入多了以后,会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刚才我们谈到国家建立了助学贷款制度和机制,是帮助老百姓来解决上不起学的问题。将来除了国家之外,社会的捐助、学校通过奖学金的制度等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前景应该是比较好、比较乐观的。
主持人:据我所知,声名显赫的哈佛大学已经废除了提前录取制度,以便给不同家境、背景和能力的考生创造公平竞争机会。但是我国有一部分人还持有“高等教育就是一种消费”的观点,对于这种观点您是怎么看的?
陈如平:“教育是一种消费”的观点也是六七十年代西方一些学者提出来的,你要受到教育,就要有一定的投入。在我们国家而言,有一些学者比较赞同这个观点,但是更多的人们,特别是整个社会的舆论,社会百姓觉得需要投入,但是不能把它看成是一个纯粹的消费。因为教育的事业跟其他的行业不太一样。教育针对的是人,是人的心灵改造,人性的改造,向着真善美的方向逐渐进行发展的。因此,其他行业可以针对物,但是教育是针对人,这是一个本质的差别。如果用一种纯消费的观点来看,可能歪曲教育的本意,可能会使得我们的教育不是按照培养人的规律,而是按照制造物的规律去做,教育就会走向另一个方向。这种观点应该审慎,甚至有的时候应该在脑子里把它去除。不能说我投了钱就应该得到,或者说我投了多少钱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多少教育。如果纯粹的按照货币经费的观点去衡量这种教育,我们整个教育就会走向误区。对于我们教育整个的发展,要用一种什么样的指导思想,用什么方式来培养,或者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所讲的,教育关系到子孙万代,同时要认真的去考虑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的问题,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