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建国60周年特别策划-追寻现代中国-娃哈哈营养快线特约 > 庆祝建国60周年各地消息

广州建国60年来美丽蜕变 长大十倍

  定格

  圈地建造珠江新城

  上世纪90年代初,广州市政府圈下了北起黄埔大道、南至珠江、西以广州大道为界、东抵华南快速干线,约6.4平方公里的土地,计划把珠江新城将建设成“未来的广州新城市中心”。

  1994—1995年,珠江新城在经历一个短暂的土地交易高潮后陷入低迷。到1999年,珠江新城土地开发已累计投入50亿元人民币。

  2003年1月22日,广州市政府公布施行《珠江新城规划检讨》并同时废止了10年前制定的《广州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新规划加入了文化、公共设施。

  洛溪大桥建成

  1988年,由霍英东先生捐资千万修建的洛溪大桥建成。该桥全长1916米,宽15.5米,双向四车道,北端连接广州大道,南端连接105国道在当时是亚洲同类桥梁之冠,在全球也排第六位。该桥是番禺房地产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个全运会,把广州东部郊区变成了世界瞩目的旺地;一座洛溪桥,把广州南部农田变成了中国房地产史上的里程碑。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州中心区的面积从36平方公里“长大”到400多平方公里,城市规模扩大了10多倍。

  羊城东极与南际郊野变身新城区

  ■新快报记者 黄越尧

  二十年前

  天河一片荒凉

  1987年8月,为迎接当年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天河体育中心建成。不过,直到1990年,当时还只有18岁的张女士随家人从中山纪念堂附近搬到天河体育西路育蕾小区时,天河一带仍是一片让她心酸的荒凉景象。

  从高中起就是张女士好友的吴女士也说,当时她经常骑自行车从越秀到天河看小张,“当时的黄埔大道尘土飞扬,”吴女士说,“每次在小张家吃完晚饭,她家里人就催我快走,怕晚了路上不安全。也是,当时黄埔大道上路灯黯淡,晚上是挺吓人的。”

  那时候的小张和小吴都想像不到,10多年以后,已为人母的小张“南拓”到了江南西,老同学小吴反而“东进”到了天河,搬到了比育蕾小区还“东很多”的骏景花园。她们想不到,当时“挖到烂融融”的天河,会成为广州最繁华、高楼最多的区域,更想不到“东进、南拓”成了广州的长期发展战略……

  今日天河

  逛街逛到脚攰

  如今,做了20多年老友的两位女士依然经常来往,小张从地铁二号线江南西站出发,在公园前换乘一号线,很快就可以到体育西站,与从车陂坐车直达天河城的小吴会合逛街。“现在逛街太累了,”小张笑着说,“以前逛一个天河城就可以了,现在,还要逛正佳、维多利广场,还有天河南……幸亏宏城拆了,呵呵。”

  记者是在天河城采访小张小吴的,脚下这片地,“在1992年天河城广场动工之前,还有牛在这片荒地上吃草”。但就是这块荒地,在上世纪90年代初被选定搞一个“工业品批发中心”。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是从广东省财贸办公室调来的一位主任,他的名字叫做刘春亭。多年以后,他在江湖上的衔头是:“中国第一M——天河城的创始人”。

  天河体育中心给了广州东部一个机会,而天河城,是广州向东发展的桥头堡。1998年,广州科学城总体规划问世;1999年地铁一号线建成通车;2000年,广州明确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萝岗新扎

  穗东活力之区

  时至今日,对于广州来说,天河已经不够“东”了,我们盯紧的是新萝岗。作为广州现行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中重点打造的11大新城之一,萝岗新城被定位为高新产业和宜居生活区。很多业内人士展望,在三到五年内,萝岗区将成为广州东部最有活力的就业、投资与生活居住新区。

  有人把今日的萝岗比作“2001年-2002年前后的华南板块”,对于广州人来说,这种比较非常直观,让人心领神会。不过,要说“华南板块”,得从“洛溪板块”说起(这些板块都是建房子用的);而要说“洛溪板块”,又得从霍英东先生捐资建造的洛溪大桥说起;而说到霍英东先生,则不能不提他老人家魂牵梦萦、已投资数十亿打造的番禺南沙……

  番禺组团

  新的城市中心

  不管怎么说,最近的一个事实是,在2000年广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中,因行政区划的变化而调整城市整体空间结构成为了其中一大重点,番禺就作为一个全新的组团概念被“增补”其中,而番禺组团更成为了广州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的一大着力点,被定位为广州未来沿南拓轴打造的新城市中心。

  在本特刊开篇的“广州解放”专题中,“白马将军”张实杰告诉记者,解放广州之后,他骑着白马,用几个小时绕城一周。到了今天,广州中心区已经“长大”了10多倍,要再想绕城一周,估计得把白马换成“宝马”。要是再过多两年,广佛同城化的规划逐步落实,恐怕“宝马”半路也得加次油,不过,到时广州的轨道交通四通八达,坐在上面环城游,那感觉也许更像坐奇幻木马吧。

  留声

  “广州经济增长五年内看东部,十年八年后看南沙。”

  ——广州市政府

  源动力

  时间:1987年8月地点:天河体育中心

  瞬间

  1987年8月,为迎接第六届全运会而建设的天河体育中心建成。虽然当时周边红泥裸露,处处荒凉,但到今日回顾当年,我们不得不说,天河体育中心是天河现代化发展的“源动力”。

  番禺农村或会变城中村

  ■口述李先生(番禺南浦岛村民,70后)整理新快报记者阮剑华郭晓燕

  我们村正好处于番禺房地产的前沿阵地洛溪板块。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突然发现,很多耕地变成了建筑工地,那时候我们对房地产没什么概念,就知道征地了有钱分。最早见到的大楼盘就是丽江花园、洛城新城。

  因为房地产开发,南浦一带云集了很多小商贩,好多在工地上卖早餐的现在都发达了,很多当地村民也开始利用分得的钱去做生意,或者搬到小区里面住,成了最早期的业主。这些新小区是当地村民以及外来工的公园,每到节假日,我们就会去里面逛。

  后来就陆续进来一些大型楼盘,一些镇的小楼盘也建起来了,好多人都搬离了本村。到现在,番禺就像一个新城市一样,也许过多几年,番禺的农村就会变成城中村了。

  三大楼盘上演“三国演义”

  ■口述 江先生(丽江老业主、广州资深房地产从业人员)整理 新快报记者王娟郭晓燕实习生陈婉萍

  我是上世纪90年代入住丽江花园的。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祈福新邨、丽江花园、顺德碧桂园三大楼盘陆续建成,开始了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均价为3000~4000元。当时报纸、电视上这三大楼盘的广告铺天盖地。这三大楼盘的地理位置呈三角形,目标客户都是香港人。当时,大家戏称为“三国演义”。

  但随着内地居民消费力的日益提高,几年下来的销售状况令人意外。丽江花园吸引了很多广州市区的白领,港味十足的祈福新邨近半都卖给了香港人,顺德碧桂园主要吸引的是所在地的有钱人。大约从1997年开始,锦绣香江、华南碧桂园、广州奥林匹克花园也开始大打广告,而此时,番禺房子的均价已达到4000~5000元/平方米,最高的售价甚至飙升至8000多元/平方米。

  而番禺楼盘真正迅猛增长的时间,还是1999年至2003年,4年来,华南、洛溪板块100平方公里之内,超过千亩的大型楼盘就有了近10个,且不断创造全中国楼盘开发、销售的奇迹。

  讲述

  烂尾楼消失新楼盘崛起

  ■口述 梁小姐(石楼镇沙北村村民,80后)整理 记者王娟郭晓燕实习生陈婉萍

  小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能在番禺看见这么多新楼盘的,上高中后,就清晰地看到番禺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中国最大游乐园落成了,地铁三号线开通了,亚运村选址番禺,新火车站正在建设中……

  尤其是亚运村,选址在我家门口,从2006年开始,这里就开始飞速发展起来了,不仅大型楼盘林立,连以前石楼镇剩下的不少烂尾楼也慢慢消失了。以前这里从来没人管,现在却摇身变成高标准的生活小区。如今村里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高谈阔论:未来的广州中心有可能移到番禺。

  讲述

  去越秀荔湾称为“出广州”

  ■口述 李先生一家新庆村(即现在的珠江新城)村民整理 新快报记者郭晓燕实习生单荦

  天河变化之快,让天河城中村内老一辈的村民们一直无法消化,“现在到荔湾、越秀这些老城区去,村中的老人始终习惯称为‘出广州’”。

  “珠江新城”尽是猪屎味那时,珠江新城就是一片自然生态园,整个地块有近千栋房屋,大多都是红砖黄瓦的平房,没有批荡,外墙粗糙,偶见一些三四层的小房,六七层高的房屋十分罕有,这些房子的主人,算得上是当时的大地主了。

  因为地方大,家家户户用栅栏在门前随便围一围,就算确定地盘了。几乎所有人家都有猪栏,有钱人家还会有牛栏,所以一推开家门,就会闻到牛屎、猪屎的味道,到了夏天,那个味道就更重了。每隔几米就有农田和鱼塘,小路上全是泥巴,下雨的时候泥泞满地。

  猎德涌当时还清澈见底

  那时我在离家大约200米的石牌小学上学,上学的路上,会经过无数农田、一棵有500多年历史的大榕树以及清澈见底的猎德涌。夏天的下午,村里的妈妈们都会搬着大盆到涌边洗衣服,我们每天放学也会约上几个哥们一起到涌里游水,全部是裸泳,呵呵。

  当时这里还有条石牌桥,是每年龙舟节最热闹的地方,各村的乡亲都会聚集过来看扒龙舟比赛,鞭炮声、擂鼓声……现在的“石牌桥站”,就是以当时的石牌桥来命名的。这里突然变成“珠江新城”

  1990年开始征地,1992年,我们家才“洗脚上田”,当时村里的其他人也慢慢开始以出租商铺为生。1999年开始,陆续有村民迁出,我们村直到2002年才全部拆平,我们家暂时搬到海珠区去了。由于我一直在石牌西上班,偶尔也会过来看看,常常会惊叹于一片杂草地上突然长出一栋高楼的“奇迹”。

  不知从哪天起,这里就突然变成了“珠江新城”,在这之前,都是叫“郊区”的。

  现在新庆村复建房工程已经落成了,我们家大概下个月就能搬回这里。阔别了整整7年,再回到这里,很多老村民都觉得不敢相信。他们至今仍把去荔湾、越秀等老城区称做“出广州”,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家现在已经是广州的中心城区了。

  天河最繁华处曾是沙河

  ■口述 阿霞(林和村村民、80后)整理 新快报记者郭晓燕实习生单荦

  阿霞对天河北有记忆的时候,已经是1989年了。从小在林和村长大的她,一出村就能看到广州火车东站,但除此之外,就只能看到田地。

  “当时的东站,可以用一望无垠来形容,广场很长、很大,一直延伸到现在的中信,没有一处可以遮阳的地方,只有军体院那边有点树可以遮阴。那时军体院前有条斜坡,一下雨就会水浸,水深漫过孩子的膝盖,每逢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结伴出去踏水。而林和村后面那条天寿路,当时长满了一米多高的黄草。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村里孩子周末的娱乐要么是到附近的田里玩耍,要么就到果园里偷水果,果园就在现在的东莞庄那里。直到1997年,村里的地几乎全部被征完了,天河北的高楼才开始一栋栋拔起,我们也开始结伴向外走了。当时,在我们眼里,天河最繁华的地方是现在的沙河,也是我们去过的最远的地方,整整要走半个小时哦,买衣服、买文具……我们开始自主用钱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物证

  大时代

  1984年,《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第十四方案确定今后城市主要沿着珠江北岸向东发展的方向,在黄埔区建设一个9.6平方公里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并规划发展花县的新华镇、番禺的市桥镇作为城市外围的卫星城镇。

  1989年对规划作进一步的调整、充实、补充、深化,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除主要向东发展外,还适当向南、向北发展……

  1998年,广州科学城总体规划问世。

  2000年,广州开国内之先河,开展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工作,明确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确定南沙发展临港工业、高科技工业,适当发展重工业;北部花都组团发展现代物流业、汽车工业、与空港联系紧密的外向型、高新技术产业等。

(责任编辑:杨建)

我要发布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纪念六十年的国家历史,不仅仅是对建国过程的简单描述,还是一次对自己祖国的宏大审视。

更多>>> 我的解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