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美国信用卡债务违约率创纪录 民众刷卡走向理智

2009年09月14日04:2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卡收缩 刷卡谨慎 美国人开始储蓄

  本报驻美国记者 马小宁

  金融危机下,房屋价值缩水、失业率持续走高导致的个人财务恶化,使美国信用卡债务违约率创下纪录。

面对可能来临的卡债危机,无论是信用卡公司还是持卡人,行为都趋于谨慎。

  信用卡是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没有信用卡,不借钱消费,就无信用可言。记者初到美国工作时,不喜刷卡消费,偏爱预先存钱的借记卡。结果在找房子时,公寓管理方从信用公司得到的记者的信用等级很低,于是将记者列入“高危人群”,必须缴纳押金才能入住。为此,记者也加入了持卡人的行列,体验一卡在手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因工作出差,不时需要订机票、旅馆等,为免透支,记者不久前向所持信用卡的发卡行美国银行申请提高信贷额度。谁知,一向按月全额还款、绝对属优质客户的记者却接到一纸拒绝信,周围一些朋友今年在申请美国银行的信用卡时,也都要么被拒绝要么必须交纳一笔与申请额度相同的押金,期限也仅一年。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几年前银行等机构向根本不具备支付能力的消费者推销信用卡、主动增加客户信用额度几乎是司空见惯。来自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几乎所有的信用卡发行银行的卡债违约率都在上升。

  为减少损失,银行通常采取了削减信贷额度、注销账户、提高利率等做法。信用卡发行机构采取收缩战略也是对政府加强监管措施的反应。今年5月,奥巴马总统签署了得到国会两党一致支持的信用卡改革法案,以禁止、限制信用卡发行机构的部分行为,加大其提高利率的难度。其中一些规定已从今年8月20日起正式实施。如信用卡发行公司必须给予持卡人至少21天的还款宽限期,必须提前45天告知持卡人信用卡公司要更改合同条款特别是提高利率。持卡人接到通知后有权拒绝改变合同、制定还款计划或主动关闭信用卡账户等。法案中限制信用卡公司提高利率的内容则将在明年2月生效,包括信用卡机构只有在持卡人延迟还款60天后才可对现有欠款提高利率;如果持卡人在此后6个月里按时还款,信用卡机构必须恢复原有利率。

  新法案中最关键的一点,是限制信用卡机构向青少年和大学生滥发信用卡,避免这些无收入青年人在没有父母资助时沦为不折不扣的卡奴。美国大学生大都持有信用卡。据全美最大的学生贷款公司奈利美统计,平均每个本科生有2200美元的卡债,研究生平均有5800美元卡债。由于还贷能力差,学生信用卡的年利率都很高,付卡债时间拖得越长,债务就堆积越多。如果一个学生每月仅支付最低还款额,在年利率为18%的情况下,其1000美元的卡债需要用12年时间、额外支付1115美元利息才能偿清。如果未按时还款,还要交纳很高的滞纳金。很多低收入者和学生一样,陷入卡债失控窘境。

  在信用卡公司一面惩罚那些延迟支付卡债的持卡人、一面却又接受数以亿计的纳税人救赎资金,从而导致民怨沸腾的背景下,美国通过了加强信用卡业监管的改革法案。美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消费者监察”的主席考特认为,这一法案虽然强调了对消费者的某种保护,改变了消费者和信用卡公司之间权利的不平等,但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信用卡公司以某种理由收取高额利息。因而目前的改变只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第一步。

  在社会舆论指向发卡机构的同时,危机也在教育、改变着美国消费者,越来越多的持卡人认识到信用卡公司并不是卡债危机中的唯一过错方。接受记者采访的许多美国人表示,美国是一个购物者组成的国家。在信贷宽松时期,信用卡的宽松额度让许多美国人产生自己真有同样数额存款的幻觉,消费成为人们的消遣,购买了许多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甚至毫无必要的商品。在信贷紧张的今天,他们则尝到了过度消费的苦头。今后,他们会更理智地使用信用卡购物,避免过度消费。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民众储蓄率上升,就是民众消费趋于谨慎的一个表现。

  当信用卡遭遇经济衰退

  没了信用只能被“卡”

  信用卡作为现代社会的消费信贷工具,因其便捷、通达而迅速走进大众生活。同时,信用卡如果发行和使用不当,又会埋下风险隐患。

  少数银行和信用卡公司为追求利益,降低门槛和任意提高偿付利息,可能制造更多违约率。消费者不讲信用、超过偿付能力地过度消费,不仅使自身陷入卡奴甚至破产的境地,也会给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带来风险。金融危机中暴露的消费信贷风险已引起各国高度重视,他们纷纷出台措施,大力加强监管,化解信用卡风险。

  信用卡麻烦成流行词

  本报驻日本记者 于 青

  日本的银行卡产业(包括信用卡在内)于20世纪60年代起步,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占据非现金支付最大市场份额的是信用卡。截至2008年3月底,日本信用卡发行数量达到3亿张,信用卡消费金额为38万亿日元,交易笔数为38亿笔,笔均交易金额约为1万日元。日本信用卡市场是在二战后由零售商户的分期付款业务开始起步,上世纪60年代JCB(吉士美卡或日财卡)开始发展日本国内自主品牌,而同期住友集团引进VISA品牌,日本信贩信用卡公司(现三菱集团)引进万事达品牌,在商户拓展领域形成三大集团竞争状态。2006年,各品牌市场份额分别为:VISA占52%、JCB占25%、万事达占22%。

  说起信用卡,持有者都不否认其方便,但也不得不承认其麻烦。往往是在持有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成为受害者。最近一个月内,日本有两条关于信用卡信息被盗的消息引人关注,一条是掌握信息方的员工盗取信息后转手出卖,另一条是外部黑客侵入有关系统盗取信用卡信息。信用卡带来的麻烦从以下几个日本流行的词汇,也可略见一斑。

  “信用卡犯罪”是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日本的常用语。信用卡会员不断增加,刷卡消费金额不断增加,伪造信用卡等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害也在同步增加。据说有国际性犯罪集团曾一度认为,日本是信用卡犯罪“风险最低的国家”。日本因信用卡伪造、被盗和丢失等原因造成的损失金额,1997年为188亿日元,1998年为216亿日元,1999年为272亿日元。作为对策,日本有关方面除了加强打击犯罪外,还努力提高信用卡本身的防范科技含量,要求信用卡公司提醒客户严格管理个人密码,因个人密码被盗取而造成的损失,在日本一般不予赔偿。为此一些信用卡公司采取措施,以个人生日或常用电话号码作为密码时,计算机自动识别而不予登录。“信用卡地狱”说的是持有者陷入多笔信用卡债务中,最终因没有偿还能力而导致个人破产。1999年日本因信用卡债务发生的个人破产案例超过10万,2002年达到16万。信用卡不仅能让个人破产,也能让企业破产。“黑字倒闭”是日本2008财政年度末出现的新词语,是指信用卡支付后的实际资金转移速度较慢,企业账面显示黑字,实际资金没到账,企业最终因资金周转困难而破产。

  如今在日本市场消费最旺的信用卡是中国银联卡。来自中国的游客是银联卡消费的主力军。日本市场现有受理银联商户1.3万家,基本覆盖中国游客经常到访的地区和商户,ATM终端5万台,占日本全国ATM总数17万台的近30%。随着受理面的不断扩大,交易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2008年的交易金额突破10亿元人民币,达到12.3亿元,2009年1—8月,交易金额达到13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90%。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杨建)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