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4日电(记者廖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文化部部长蔡武介绍我国文化建设60年发展成就等方面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蔡武在发布会上说,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文化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经过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与发展,文化建设成就斐然,当前文化建设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
他指出,我国文化建设的成就与喜人景象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是文艺创作日益繁荣。各级文化部门不断加强对艺术创作的扶持和引导,组织文化下乡、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各种各样的文化工程,开展各种文艺奖项评比,加大对各种传统艺术的保护、传承和振兴。同时,党和国家大力资助艺术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为艺术创作搭建展示舞台营造了非常好的环境。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目前我国初步建成了国家、省(区)、市、县、乡、村六级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开展了创建文化先进县活动、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知识工程、少儿文化蒲公英计划等。近年来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相继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流动舞台文化车工程等一批惠民文化工程,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全国博物馆、纪念馆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得到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得到对口支援。这些都产生了良好效果。
三是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由娱乐市场、演出市场、音像市场、电影市场、网络文化市场、艺术品市场等组成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以综合行政执法、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技术监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初步建立,文化市场法规不断完善。近几年,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是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逐渐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迅速,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以《文物保护法》《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规章为基础,保护体系日臻完善。普查建档工作深入开展。国家、省、地(市)、县四级遗产保护名录体系逐渐形成,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居世界前列。
五是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不断扩大。我国已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多渠道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文化外交的优势不断凸显,海外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强。对港澳台地区的文化交流积极活跃,开展了“艺海流金”“情系长安”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增进港澳台同胞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文化贸易快速增长,打造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交易平台,推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越来越多的中华文化艺术作品走出国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是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根据中央提出的文化体制改革目标和任务,一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完成转企改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发挥了市场在文化资源配制中的基础性作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不断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成效显著。同时,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国有艺术院团改革步伐加快,全国目前已有77家国有艺术院团完成了转企改制工作。
七是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国家各级财政逐步加大文化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一系列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促进文化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相继出台,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策保证。各地各部门大力借鉴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来,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蔡武表示,由于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发展体制还不健全、活力还不够和文化软实力亟须提升等问题。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