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重庆商品房每平成本不到1636元 地王推高房价?

2009年09月17日11:40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话题背景

  上周,市统计局在年鉴中披露,去年,我市商品住宅每平方米造价为1636元。与此同时,中海以总价70亿元、楼面地价22409元/平方米天价拿下上海“地王之王”的消息,引起全国震动。而近日,重庆市再推30余幅土地,引起众多巨头觊觎,一场土地抢夺战又箭在弦上。
一时间,关于土地、成本、房价的话题在社会各界引发热议。

  造价公布,仅供参考?

  晨报地产:上周,市统计局公布了重庆去年的商品住宅造价,也就是业内常说的建安成本,每平方米为1636元。这个数据对购房人有多大的参考价值?

  沈光明:在房价的构成里,最重要的两个内容,就是建安成本和地价。应该说,建安成本的公布是有价值的,统计局的初衷,可能是想实现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费的权利。我们以前不是老说,购房人和开发商之间信息不对称吗?这样能让购房人从一个侧面了解房子的真实成本。

  王海春:从我了解的情况看,这个1636元的建安成本,比实际情况略高,但高不了多少,还算比较准确。不过,在房价成本里,可变的内容太多,比如融资成本、企业管理等。说实话,成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有地价,这是最大的变数。

  薛东:在房价成本的构成中,建安成本属于透明化的内容,计算起来比较容易,但这样的信息发布,对购房人来说仅供参考。毕竟就像王总说的一样,建安成本是可控的,地价却是不可控的,而且隔行如隔山,我们看到很多小面馆生意火爆,但如果我们自己去经营,未必能赚钱。

  沈光明:是的,搞清楚成本,对购房人来说意义有限。在房价的定价体系中,成本只是参考的一个方面,企业品牌、区域位置、发展潜力、供求关系等等,都对房价有重大影响。即便回归到房价成本,就像刚才两位说的,地价成本才是最大的变数。

  地王频现,房价将涨?

  晨报地产:刚才几位都提到了地价在房价成本中的重要性。最近,重庆土地市场地王频出,而中海在上海拿下的地王,更是震惊全国,楼面地价达到22409元/平方米,而周围楼价仅在23000元/平方米。地价成本的激增,是否会引起房价的新一轮上涨?

  薛东:这个话题的确在最近引起了非常强烈的讨论。我想,我们先应该看看,都是谁在拿地王?目前看来,本轮土地争夺中,央企和大型上市企业占了绝对主力,大部分价格高、位置好的地,都被他们收入囊中。可是我们回头再看,央企的房价水平如何?其实都不算高。重庆去年炒得沸沸扬扬的某地王项目,在年底开盘时,价格甚至低于成本发售。当然,这和去年年底的楼市颓势有关,不过央企的房价,历来不高。

  王海春:这个观点我认同。央企和上市公司的房价定价,一般都比较靠谱,受楼市行情的波动影响较小。除了高档楼盘,央企在重庆开发的普通住宅,一般都比同区域楼盘的均价略高,但不会是最高,真正的高价楼盘,往往是私企。近期,重庆未来的一片新兴城区开出了三个别墅楼盘,其中性价比最高的、受关注最多的,就是一家央企的项目。

  沈光明:地王频现,的确不代表房价会猛涨,这和市场行情关系很大。举例说,中海在上海的那块地王,尽管楼面地价高达22409元/平方米,但如果项目出来的时候,周边楼盘还卖23000元/平方米,那么这个地王项目的售价绝不可能远高于周边楼盘,否则市场不接受。

  王海春:是的,其实我们分析近年来的楼市走向可以得出结论,地价成本、房屋造价成本的上涨,并不会直接转嫁到房价上———会有体现。最直接的说法是,地价上涨5000元,并不意味着房价就能上涨5000元。

  薛东:从这段时间的土地出让情况看,成交量还比较大,这对房价也会有抑制作用。根据统计数据,国家财政收入在8月出现同比增长。现在国际经济环境并不好,美国加州都走到破产边缘了,而我国出口受阻,国家对出口的补贴更多,财政收入却出现同比增长,钱从哪里来?自然是土地成交放量。

  地王之王,国家布局?

  晨报地产:就像几位描述的一样,央企和上市公司的大举拿地,引发了业内热议。有人认为,这会造成资源的相对集中,引起楼市重新洗牌。未来,央企和上市公司会占据楼市主导。对此,各位怎么看?

  沈光明:央企最近在土地市场的表现,可以用高歌猛进来形容。一方面,央企资金实力雄厚,这是私企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他们对未来的行情,应该有较好的预判。与其他企业相比,央企、上市公司有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他们的战略思维和很多私企也不一样。就从拿地王来说,很多私企可能觉得算不过账,但对上市公司来说,这里的损失,也许早就从资本市场拿回来了。另一方面,他们可能看中的是资源的争夺和整体化的战略布局。也许我们认为央企拿地王的行为很疯狂,但从这些企业内部来看,激情之中,充满理性。

  薛东:资源集中、市场洗牌,在我看来是正常的。实际上,成熟的地产市场,出现集中并不意外,这就是行业相对集中后的表现。土地资源毕竟有限,在城市化进程放缓后,淘汰一批企业是正常的。在内地,地产行业前十年是竞争很充分的,结果国家想调控很难,老被称为“中央空调”,但如果大量资源集中在央企手里,情况就不一样了。我认为,国家目前做的,是长远的布局,这种布局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才能完成。

  王海春:前段时间,晨报新盘汇的新闻发布会上,顾云昌先生提到,平抑房价,目前政府能做的,更多是从土地投放来控制,如果行业出现集中,政府无疑会增加一条新的途径。

  薛东:如果上升到国家战略的话,我认为这种集中也是国家抗击经济风险的战略考虑。房地产行业太容易形成泡沫了,而且一旦破裂,杀伤力极大。日本当年房地产泡沫破灭,经济一蹶不振,在上世纪未到本世纪初的10年,被称为失去的10年。央企大量拿地,也可认为是国家出于消化泡沫,减少风险的打算。(栾玉树) (来源:重庆晨报)
(责任编辑:刘晓静)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