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9月20日专电题:冯骥才认为,大肆开发古城和古村落旅游已构成对其文化的破坏
记者 周润健
中国由于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形成了形态缤纷、风情各异的古城和古村落文化。但近年来,一些地方为了经济效益,大肆开发这些古城和古村落搞旅游。
对此,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日前批评说,当今古城和古村落的旅游已构成对其文化的破坏。
冯骥才指出,现在的古城和古村落开发已成套路,首先是去找有资本的开发商,然后很多不经过专家论证也不向当地百姓公示,完全按照商业营利的需要制订方案,把古迹当景点,把遗产当卖点,把无法当景点和卖点的文化遗产甩到一边,然后是“腾笼换鸟”,迁走甚至迁空原住民,使古城失去活的记忆和生命。沿街全改成店铺,招引商贩,导致所有旅游景区营销的工艺品全都像从一个仓库里批发出来的。最后是在街头屋角挂红灯笼,插彩旗,为了收入翻番,随心所欲地增加景点,甚至动手造假。
冯骥才批评说,套路化的旅游带来的必然是粗鄙化的旅游,同时使各地古城和古村落的文化遭到了彻底的破坏。所谓“彻底”,是指原有的文化生命被瓦解,固有的文化魅力荡然无存,只有布景般的模样,没有真正的个性与气质。
一个地区的经济有兴衰,但唯有文化是永远攥在手中不变的王牌,是永恒的资源。这资源既是经济的,更是精神的。如果拿它换眼前几个小钱,失去的只能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东西——精神。地域精神、人文传统、乡土情感与亲和力,这些东西一旦失去是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
冯骥才表示,文化的事要按照文化的规律办,不能只按照经济的规律和经济目的办。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