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9-22 03:14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这里重访的“老路”,所指有二。一是重访二十多年前本报报道过的先进人物老路,叫路山松;二是再上太行屋脊的壶关县鹅屋乡,重走曾经的采访路。
当年的路山松之所以上了省报,是因为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关注山区交通。那是我们国家刚刚改革开放的年代,在鹅屋公社社办企业搞运销的路山松,用目测、步量的笨办法选线、设计,使50多个村通了土公路。我们前去采写了他。
时隔23年,我们踏上国庆60周年的采风路,两个小时又十分钟便到了长治的高速路出口。人们常常用一日千里来形容国家各项事业的腾飞。若照当今乘坐大巴的这车速,何止一日千里,该是千公里呢!当年来晋东南采访,坐火车熬11个小时才能到长治北(站)。这在当时还是“多么幸福”的感觉——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或以前幸福。现在,同样是“多么幸福”的感觉,幸福的档次实在是大不相同了。由此,我一下子想起路山松筑路的事,想起那个年代的山区交通。于是,决计去路山松那里看看,同时也想再走走壶关县那条采访路。
果真如意啊!当年我们写的那位老路同志还健在,同我合写那篇报道的牛建忠先生也找到了。我俩一拍即合,第二天就驱车鹅屋乡。
我们当年到鹅屋大山,尽管乘坐县里最高级的小车“212”,但多数路段是可通度很低的泥土路、裸石路,百余里的路程颠簸了5个半小时。现在都是水泥路面了,两个多小时便轻轻松松上了鹅屋山顶。
在离乡政府五六里处,一个黑色轿车十分耀眼。这是乡领导们在三岔路口等候。“交叉路多了,一拐错就下了河南。”乡党委李书记说,“全乡18个行政村,176个自然村,已经修了107公里的水泥路”。他们还兴奋地介绍说,鹅屋实现“村村通”,靠的是国富和民强两大块。修一公里路需18万元,各村出8万元,国家资助10万元。现在,全乡有机动车和摩托车360多辆,产品可及时运走,山下的货物也源源不断地拉上来。路,使鹅屋大山里的产品很快到达晋豫市场,山民们收入持续增加。
记得当年的报道中提到,那时山里的交通落后,是奈于国力不足。可见,鹅屋乡实现“村村通”,是国力和这里的民力凑成的。壶关县390个村已有387个村通了小公路,更是国富民强的写照。
更让我高兴的是,路老兄虽然年逾八旬,但身体和记忆力都还很好。他对“村村通”连连称好,说他赶上了好活的日子,有高速公路了。他从长治去晋城,仅一个钟头,简直飞一样。他还深有感慨地说:“国家好了,人民就好活了,这是我们的福啊!”
本报记者 魏旭光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