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贸易争端 |
鞋战 |
根据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的最新统计,今年1至8月,共有17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发起7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约100.35亿美元,增长121.2%。中国已经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3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回顾过去,美日欧是中国贸易摩擦的高发区;放眼现在,新兴市场也敢来凑热闹。也许正如阿特斯太阳能集团公司总裁瞿晓铧所说:“中国的制造业做到一定规模,无一例外都会遭遇贸易壁垒。
中日“农”忙
从2004年底开始,此前曾经一度进展顺利的中日贸易关系走向岔路。2004年1月,日本以中国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为由,单方面宣布停止从中国进口禽类产品,致使中国的养殖户及相关产业利益遭受严重损失。
到了2005年,中日农产品大战一触即发。2005年4月,为了顺应国内保护本国农民利益的情绪,日本政府宣布对中国的大葱、香菇、蔺草席实施紧急进口限制。这是日本从1955年成为WTO成员国后第一次对别国采取的“紧急设限”措施,这一措施也使中国农民和相关加工企业损失惨重,因为这3种农产品只有向日本出口一条出路。
随后,日本另一些行业协会趁机提出限制进口保护,酝酿对从中国出口到日本的鳗鱼、自行车、筷子等产品进行限制。
对此,中国政府宣布对从日本进口到中国的汽车、手持电话、空气调节器加征100%的特别关税。关税一旦加征,将使日本汽车和电器制造业每年损失5.4亿美元以上。中国政府的这一回应,迫使日本政府主动向中国政府提出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
但中日贸易摩擦远未结束。2007年底和2008年初,日本发生的“中国水饺中毒事件”经过渲染,导致中国冷冻食品乃至所有中国食品在日本市场遭受重创,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产品的对日出口。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对日出口额结束2003年以来连续5年增长态势,同比下降7.8%。
中欧“鞋”战(图二)
2005年6月,欧盟委员会决定对来自中国的劳保鞋实施反倾销调查。
2006年10月5日,欧盟理事会25个成员国以13比12的微弱优势,通过了对中国产皮鞋征税的终裁提案,中国涉案企业中除1家因获得市场经济待遇被征收9.7%的反倾销税外,其余企业均被课以16.5%的税。这直接导致中国出口欧盟皮鞋数量逐年减少,2006年出口皮鞋为1.9亿双,2007年为1.81亿双,2008年则减少到1.56亿双。
对此,中国制鞋商采取了反击。2007年7月,中国最大的民营制鞋企业奥康集团率先向欧盟一审法院提起皮鞋反倾销诉讼。
2008年10月,欧盟对中国皮鞋业提起的反倾销诉讼案进入“日落复审”程序。11月,欧盟委员会就皮鞋反倾销“日落复审”得出抽样结果,包括奥康在内的7家鞋企被抽中,并进入书面答辩程序。
2009年1月,欧盟委员会反倾销调查官员开始对7家抽样企业进行实地核查,中国商务部派员对核查进行监督并与欧委会核查负责人进行了沟通;4月,欧盟反倾销听证会召开;目前,“日落复审”已进入关键一步,有消息称,欧盟30个国家将于近期投票裁决。如果“日落复审”不获通过,中国制鞋业将继续被征收反倾销税。
中美“衣”务
中美贸易摩擦“生热”总是随着美国大选的周期起落。上一次中美贸易摩擦集中爆发是在2005年,再前一次,回溯到2001年。
2005年3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6名委员经过表决,一致认为来自中国的某些餐巾卫生纸产品以低于市场公平价格在美国销售,损害了美国同类行业的经济利益。委员会终裁中国棉纸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这意味着美国商务部将对中国餐巾卫生纸加征高达112.64%的反倾销关税。此前,美国已经对中国彩电、家具和海鲜等产品加征反倾销关税。
在2005年,中国外贸争端的焦点几乎全部集中在纺织品贸易领域,美国也不例外。4月28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宣布受理纺织业界的所有申请,对14大类来自中国的纺织品进行特保调查。5月23日,美国正式对我国化纤制针织衬衫、化纤制裤子、棉及化纤制梭织男衬衫和精梳棉纱实行进口限制措施。
从2005年6月至10月,中美纺织品磋商陆续进行了六轮,但始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直到11月在第7轮磋商中,双方终于达成暂时性协议:美国对中国纺织品的配额限制持续到2008年。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