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广州行政事业编制削减1500 审批事项精简五成

2009年09月25日04:11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市编办负责人详解广州“大部制”改革十大焦点问题

  “改革后,领导"板凳"并未拉长。”此次广州政府机构改革从去年酝酿准备至今,不仅公务员队伍高度关注,连普通老百姓也在观望,新组建的这些部门能给市民带来哪些实惠。

  从大的方面讲,广州“大部制”改革的“手术刀”能否精准找到原来“小”的弊端,构建一个“大”而顺畅的服务型政府?从小的方面说,改革后多出来的干部如何安排,新部门何时挂牌以及新官何时上任?针对诸多热点问题,市编办副主任杜和平独家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


  文/记者周祚 实习生曾繁莹

  问:本次改革中,有多个单位被新建、合并、调整。比如市市政园林局,其原本合并在一起的市政职能和园林职能再度分家。像这样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

  答:大前提是为实现“大城管”、“大文化”、“大交通”等大部门制的改革。这样做的重要目的是实现建管分离。

  长期以来,像环卫、市政园林等部门既管也建,即是运动员,又做裁判员,导致建管不分,职责不清。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长期存在。建管合一的现象也导致部门因为利益纠结,而互相扯皮、办事效率低下。改革后,职能将被进一步理顺,建设的只管建设,管理的只管管理。

  一问: 新建、合并、调整部门的出发点?

  二问: 有多少项行政审批手续被精简?

  问:某些项目审批手续繁杂。拿本报曾报道过的旧楼装电梯来说,就是难上加难!某老伯为申报手续奔波四五年。此次改革中有多少项行政审批手续被精简?

  答:在前三轮精简中由2700多项审批事项减至816项的基础上,今年继续精简50%以上,减少行政审批管理层级,改进行政审批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审批管理机制和严密完善的行政审批监督制约机制。

  企业通过审批要走的程序也更简便,时间更短。“推行行政审批"零收费"制度,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企业运作成本;切实加强对行政审批工作的监督检查,提高审批工作透明度,促进做事规则和营商环境国际化”。

  问:改革后领导职数有否变化?

  答:改革对领导职数配备严格控制。根据以上改革方案,将对市政府所有工作部门重新进行“三定”,市局级领导职数、内设机构数、处级领导职数和行政编制数,将比改革前有所减少。

  在没有超出中编办的规定数额的前提下,广州此次机构改革后,行政、事业编制总数减少1500名左右。其中,不再按行政编制总数比例核定机关后勤服务人员事业编制数,改为按比例核定机关后勤服务人员数,财政部门按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机关后勤服务人员数拨付服务经费,推行人员聘用、合同管理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新用人制度,市级机关后勤服务人员事业编制将减少1200多名。

  三问: 改革后,行政编制有无减少?

  问:合并后的大部门内设机构如何设置,职能怎么划分?人员会否减少?

  答:两个局的合并并不是机械相加。在符合有关规定的条件下,两个局的综合处室如办公室、党群办等可合并为一个。一些专业性强的处室可予以保留,有的甚至要加强。人员按照测算数进行精简。

  四问: 合并后的局内部处室如何设置?

  五问: 改革后,多出来的人员如何安排?

  问:改革后,部门少了,多出来的人员如何安排?

  答:任何一次政府机构改革,都必然牵涉到职能、人员、编制的调整变动,牵涉到利益关系的调整。

  本轮机构改革,这种情况不会太突出,根据广州的情况,本次改革基本上会在编制内得到解决。同时按照人随事走的原则,编制随职责划转、人员随编制划转。

  六问: 如何防止大部门产生的权力膨胀?

  问:部门整合后,以前各“小部门”的“分利益”是否会成为更强势的“大部门”的“合利益”呢?权力如何得以监督?

  答:大部制改革要真正把决策、执行分开,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否则容易变成大垄断。这也是防止“大部门体制”改革产生权力膨胀的关键。

  在政府部门设置上,新设置的广州市政府40个工作部门都按决策、执行、监督进行分类设置,努力防止权力过分集中,甚至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权合一,缺乏权力监督的不良状况。

  在市政府工作这个层面,我们明确建立健全决策公开制度、决策咨询机制,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现行政执行的公开化、程序化,建立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

  在内设机构设置这个层面,我们在定内设机构数量和职责上,严格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与协调的基本要求,对内设机构实行分类设置。

  按照中央2015年前基本完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逐步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七问: 机构改革市场化方向有哪些举措?

  问:本次改革提出,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凡不该政府做的,政府要坚决退出。这方面听说广州已经做了试点,实施情况怎么样?

  答:此次改革突出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广州在一年前在这方面就做了试点。如通过政府中介组织购买社会服务,如民政方面的社会救助、社区康复等。同时,广州市行业协会商会等6个行业协会承接政府有关职能工作也已经开始试行。

  八问: 市民今后办事有没有明晰指引?

  问:大批部门和机构重组、整合后,许多职能都进行了调整,改革后,市民要前往职能部门办事,会不会“蒙查查”,找不到地方?

  答:在新部门挂牌后,相关的委办局会在政府网站和公共媒体上发布相关公告,关于职能变更或调整的信息,都会告知市民。

  九问:

  编制实名制好处何在?

  问:2010年全市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实行实名制有什么好处?

  答:最简单的说法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比如一个单位原有20个编制,按照人头落实到编制上,管理上就规范了、阳光了,将来可以对社会公布,这就堵住了超编、随意进人的口子。

  十问:

  改革最大难点是什么?

  问:本次改革最大的难点是什么?改革的前景如何?

  答:我个人认为,本次改革的难点在于转变政府职能。这也是改革的重点。市委书记朱小丹、市长张广宁多次指出,这次改革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变多头管理为一个部门为主管理,其他部门协调配合,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改革目的,努力构建创新型的工作格局和组织结构,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长期以来,我们存在着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情况,客观上造成互相扯皮、推诿、效率低下。此次我们在改革设计方案时,也用了很多精力来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根据中央和省的要求,本轮改革并不是简单的精简人数,而是要怎么做到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问题。有一点我可以肯定的是,通过本轮机构改革后,广州将在政府职能转变比以前向前迈进一大步。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陈天晗)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