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家的国庆窗 |
政府想得很周到 |
我为国庆笑开颜 |
临时疏散住宾馆 房顶铺上防火毯 保安小院站门岗
“天安门最近市民”的特殊国庆
这是一群与天安门距离最近的北京市民,他们的家紧邻天安门广场两侧。虽然,他们没有能够随着阅兵队伍走过天安门广场,他们没有能够在国庆晚会联欢人群中载歌载舞,他们没有忙碌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摆放花坛,但是他们却用自己最质朴而又实际的行动,默默地向祖国表达着心中的爱意。
本次国庆准备工作,仅西城区就涉及西长安街的西交民巷、北新华街和南北长街三个社区的约6000户居民,东城区共有151户居民临时疏散。
东交民巷居民 张金清
为国庆“腾地儿”我们乐意
52岁的张金清在东交民巷的胡同里住了将近30年。她的家,距离天安门直线距离不过200多米。“过去国庆节看天安门放烟花哪儿还用出门啊,都是站在自家院儿里,仰着脖抬头就看见了。虽然说今年这是这么多年来头一次没在家过国庆节,但是为国庆‘腾地儿’我们乐意。”
9月初的一天,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来到张金清的家,为他们全家送上了一封打印好的信。信上详细地写明,由于国庆要在张金清家所在的院子旁100米左右处燃放大型的烟花,出于安全考虑,整个大院的人都要提前进行疏散,家家户户门上都要贴上封条。
从那天起,院子里便热闹了起来。每天,都有街道和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上门,为平房院落的犄角旮旯除草、清理易燃垃圾和物品。张金清家两间平房屋顶不仅杂草和树叶被清扫得一干二净,包括储煤棚在内的所有房顶还都被铺上了大块大块洁白的防火毯。家里的每块玻璃都被工作人员用结实的白色胶带粘贴成“米”字形加固,以防被隆隆的礼炮烟花声音震碎。张金清还领到了两个红色的干粉灭火器,并临时补习了一下灭火常识。
临近国庆,张金清一家三口开始忙活着收拾行李,准备国庆搬到亲戚家借住几天。“可是,全家都搬出去住了,这屋里要是失火、失窃了可怎么办?”张金清的担忧很快就被解除了。9月29日上午,一家人拎着收拾好的行李还没走出家门,保安就已经提前进驻了大院。保安向张金清承诺,在大伙出门在外的几天里,保证24小时不间断地守护家家户户的安全。“呵,这下好,有保安给我们看门,放心!”
“守着大电视,吃着螃蟹看阅兵式、看国庆联欢晚会,别提多美了!”等10月2日张金清一家返回自己家时,社区的工作人员早已经守候在门口了。揭开门上的封条,张金清家里家外转悠了一圈,她惊奇地发现,虽然自己家距离国庆燃放烟花的地点不过100米左右,但是院子里、家门口却连个烟花壳、碎纸屑都没有,竟然比平时还干净。
正义路社区居民 张春洁
在旅馆里度过与众不同的国庆节
虽然曾经在宾馆工作过多年,但是在正义路社区住了21年的张春洁自己花钱在北京住旅馆却还是头一遭。
由于张春洁家紧邻天安门广场,国庆期间属于戒严区域,所以需要迁出进行疏散。对于年轻人来说,离开自己家住几天不算什么新鲜事,但是对于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来说却成了件天大的难事。与张春洁住隔壁的婆婆一听说国庆期间要疏散,立马慌了手脚。张春洁告诉记者,自己在东四预订了一家涉外宾馆,准备国庆期间一家5口人都搬过去暂时居住。但是82岁的公公和75岁的婆婆年纪大了心脏不好,走路又走不动,坐车还会恶心头晕。怎么能安全顺利到达旅馆,这可难坏了张春洁一家人。
居民的困难很快被社区居委会知道了,于是居委会派一辆三轮车,安排工作人员和家人护卫,一趟一趟往旅馆送。
进到旅馆的婆婆在宽敞亮堂的标间里兴奋得到处走、到处看。国庆期间,一家人看着房间大电视里播出的阅兵仪式,不出房门就能用上干净清洁的卫生间,一拧水龙头就能洗上痛快的热水澡,别提多高兴了。张春洁笑称:“这是我们度过的最与众不同的一个国庆节。”
东华门街道居民 虞士清
在儿子家感受新北京
“过去天天呆在自己家里,都不知道原来咱们国家竟然都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到处高楼林立,真是日新月异啊!”家住东华门街道的76岁老人虞士清,同属于国庆期间为了阅兵游行的需要和安全考虑,而从自家房屋中疏散的人群。老爷子利用国庆住在儿子家的便利条件,来了个新北京一日游。
“刚开始知道国庆期间要将部分人群疏散的时候,在东华门住了几十年的老街坊、老邻居们议论纷纷。”虞士清说,大伙都觉得,在天安门广场边住了几十年,哪年国庆也没有让大家疏散过。于是,也有私下小声嘀咕的,也有不愿意暂时搬出去的。但是,经过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解释,大家才明白,疏散一方面是为了国庆阅兵和游行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今年国庆燃放的烟花数量比奥运会还要大,而燃放地点又临近大家居住的院子,所以疏散也是为了居民安全的考虑。这下子,居民纷纷积极配合,高高兴兴地走,又高高兴兴地回来。
由于所居住的地方临近天安门,这一特殊的地段,一逢节庆日子,经常会限行。出行的不便使得虞士清老人年年国庆也不过都是坐在家里看看电视转播就罢了。而今年,离开了管控地段的虞士清借着这一机会,在北京好好地溜达了一番。“路边到处都是花坛和灯笼,漂亮!我还特意上酒仙桥那边逛了逛,过去那会儿的工厂、农田全变样了,高楼林立的,我都认不出来了,这节过得太有意义了。”
西交民巷居民 王志英
政府想得真周到
昨天,记者陪西交民巷居委会的柳素霞来到西交民巷的各院进行回访。居民们都不约而同地重复着一句话:政府安排得太周到了,我们没想到的政府都想到了。院里的大妈看着柳素霞黑瘦的脸心疼地告诉记者,为了“大庆”她累得瘦了一圈儿。
在27号院2号楼1门3号,记者看到70多岁的孟照富老两口。孟照富手里还拿着区政府发的耳罩,指着靠东的窗户说,燃放点离这窗户才几十米远,可这耳罩真好,又能看烟花,还不会被震到,政府真是想了个好办法。
孟照富说,“几个月前,我刚做了心脏搭桥手术,老伴儿身体也不好。听说今年烟花的威力特大,我们怕受不了正想着换个地方躲躲。可区里早想到了,在第一次演练前就通知我们到‘天海长安’宾馆去住,跟我们同去的还有20多人,有老人、婴儿,还有孕妇。当时,我还走不了,他们就把我扶到轮椅上,一路推到宾馆。
在宾馆里我们住的是标准间,可好了,有电视、卫生间,晚上还有夜宵。当晚,副区长苏东还来看望了我们,在场的人都很感动。
第二天,我们回到家里,街道的干部又上门发了耳罩,我们戴上试了一下效果挺好,赶上60年‘大庆’不容易,错过了这么好看的烟花太可惜了。‘十一’当晚,我和老伴儿戴上耳罩,就站在窗前看到了燃放烟花的全过程,真是太壮观了。”
在2号楼4门5号还住着李玉英一家三口。李玉英说,我的小孩才3个月大,我们一家都是外地的,在北京无亲无友可以投靠,一想“十一”放花,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办,当时真是愁坏了。可区政府早就想到了我们前面,演练和正式燃放都安排得很好,尤其是“十一”当晚,我们在宾馆里吃了丰盛的晚餐,又通过电视看了晚会和烟花,还美美地睡了一觉,真是一举三得……
在西交民巷,在西长安街,得到政府照顾的不仅是孟照富、李玉英两家人。上至百岁的老人,下到几个月的婴儿,每一家政府都做了精心的安排。
72岁的王志英大妈说,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经历了十几次“国庆”,这次政府想得更周到。
居委会主任 柳素霞
为了这一天忙了两个月
紧挨着天安门广场西侧路的西交民巷胡同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数次“阅兵”和“庆典”,居民已习惯了“庆典”时的礼炮和烟花声。可今年不同,礼炮有60门,10寸的烟花格外的灿烂。这样巨大的震动,居民能受得了吗?
在西交民巷居委会已工作了35年的柳素霞说:从我在居委会工作以来,经历了几次“大阅兵”,这次我们最忙。我们西交民巷就在烟花燃放点边上,离那里最近的民房才几十米。为了不影响居民的生活,西城区很早就做了准备。从8月初,居委会的所有干部就挨户摸了底儿。哪家有老人、哪家有婴儿,都做了详细的登记。接着,区里又发放了致居民的一封信,并组织街道、居委会的干部和志愿者一起对各卫生死角进行了清理。
8月15日到17日,在国家大剧院南侧召开了消防动员会,成立了10支、60人的消防志愿者队伍,都是由居委会的干部和各院的青壮年小伙子组成。消防志愿者队伍配备了水桶、三轮车、灭火器等工具,并经过了专业人员的培训。
到了9月初,居委会就更忙了。西交民巷地区600多户、1800余间房的玻璃都要贴上胶带、房顶上要盖上阻燃布。
柳素霞说,为了能在第一次演练前完成这些工作,区里、街道动员了各单位的1000多人,仅用了一个星期就完成了。阻燃布盖在房顶上,为了防止风把布刮掉,街道还安排了专人巡查,并配备了梯子和三轮车。还把阻燃布的一些边角料做成“灭火毯”发给离燃放点最近的居民以备不时之需。
在西交民巷胡同里有20多家商铺的广告牌都是易燃的塑料制成的。区里派专人向商户做解释,商户们都很理解,同意取下广告牌。从两平方米到30多平方米大小不等的广告牌一共摘下了30块,烟火晚会结束后,区里又派专人把这些广告恢复如初。
柳素霞说,最紧张的是“十一”当天晚上,主管副区长苏东到燃放指挥部坐镇,我们这个指挥部离2号燃放点才60米,是所有指挥部中离燃放点最近的一个。
当天晚上,区里给居民家中都发放了水桶,居民的房顶,胡同内的树木、街道上都喷了水。为了保证居民的安全,还特意备了一辆救护车,第二医院的4名医护人员一直值守在救护车里。
柳素霞说,今年的“大庆”,区里的安排最细,准备工作做得最早,时间最长,想得最周到,我们的心里也最踏实。
本报记者 龙露 张楠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