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公民精神发展现代慈善
来源:
人民网
2009年10月14日17:11
提要:汶川地震之后,中国企业履行社会慈善责任仍带有较大传统性,应尽快向现代慈善发展。企业非常需要弘扬和提倡现代公民意识,善于从体制上思索问题,善于从程序和技术上来解决问题,捐款以后要大大方方要求回馈,使得社会效益对企业经营产生积极影响。
很高兴参加这次论坛。“聚焦中国式责任”,在慈善事业中能谈出这个题目很有意思,这是从开题理念上升华了企业社会责任。
根据目前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水平,特别是从宏观环境来说,因为存在结构性不合理,中国整个企业界向现代慈善发展时只是注重了起步阶段。
整个社会结构哪个不合理呢?很重要的是许多企业使用的农民工制度。整个社会实际上存在社会身份障碍,有市民,有农民。因此就有农民工,因此就有各种各样非常不健康的企业行为。这时候我们的企业在一个存在区别对待的社会环境中自觉不自觉地影响了自己的行为。
汶川地震后我研究了很多企业,我觉得企业的出发点好,热情也非常高,但带有较大的传统性慈善行为。更多是从道德、良心、爱国热情出发来做慈善。因此,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慈善,特别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应该尽快地在汶川地震之后迈向现代化,应该快速地向现代慈善发展。
要迈向现代慈善,和别的领域一样,一个很重要的是,善于用现代行为方式来考虑慈善的发展,考虑社会责任的履行。我最近一直在社会上进行呼吁,现代行为方式要善于从体制上思索问题,善于从程序和技术上来解决问题。
很多问题如果我们不从体制上进行思索,整个社会情绪往往是把问题归结为哪些人坏,好像把坏人、坏事清除了,整个社会就好了。我的看法是这样不完全对,其实每个人身上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我们应该建立好的体制限制他的坏行为,弘扬他的好行为。
这就需要讨论程序,讨论技术,很多方面需要讨论标准。民政部今年上半年发了一个“透明慈善”的文件,但整个社会不是不愿意“慈善透明”,就是不会去做现代慈善。这个不会是我们民族最大的挑战,他都不知道自己不会。
其实大家都愿意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就是不会,不会怎么办?我们强调中国式责任,要特别强调意识,这种意识就是企业公民。要大大方方做慈善,我们有很多企业家,捐款比国外企业多,但往往是用道德精神来论述慈善。不像企业公民,这样的企业大大方方谈社会效益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我捐给你了,你要给我回馈信息,不回馈信息我就要批评,我捐给政府的钱,政府就要给我回馈。
而现在中国很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一捐出去,都不好意思要回馈信息,停留在传统理念上。我觉得企业公民精神很缺乏,也就是不胆大,好像政府说了,我履行了就完了,至于你们在实际操作中做得好不好,没有追根究底。不管是政府还是基金会,还是企业自己做慈善,我给你捐款是应该的,但对方也应该调整你的行为,符合人们的期待,现代企业公民意识非常需要弘扬和提倡。
第二,需要发展现代慈善咨询业。一个现代社会做任何事儿,特别是大的事情,一定要有现代咨询业。现在中国社会最缺的是现代咨询,咨询业务是要研究每一个项目,进行论证,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些学问。到现在包括一些重大决策都没有咨询业的介入,比如大决策没有几个备选方案来选择,怎么规划,每个细节怎么展现,都没有事先的设计。这样的慈善项目怎么去展示和普及?我们没有专业化的队伍,是现代慈善咨询业务发展不起来的重大障碍。我们不崇尚咨询业,觉得做慈善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会出钱谁都可以做。我们经常习惯把钱送给穷人,送一点可以,但送得多就要设计、制度和很多配合活动。
第三,履行好企业的责任,履行好“中国式责任”必须联合行动,要在平等基础上做行业联合。一定要让大家知道,不管个人或企业再大,不和行业联合起来,资金不会有效,如果联合起来了,进行良好分工,有可能产生1+1大于2甚至大于3的良好效果。但现在社会责任的行业联合还非常缺乏,非常不足。
如果在这几个方面我们能有一些改进和拓展,我认为中国慈善事业会发展得更快,我们整个国家的慈善事业肯定会向现代慈善事业发展,有一个大的迈步。
这些理念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供大家批评。谢谢!
主持人(石述思):我感觉王司长重点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企业公民匮乏,第二,现代慈善咨询业目前可能处在萌芽状态,方第三,联合行动。看来背后隐隐让人感觉到各自为政,管理混乱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也归结于目前需要进行体制创新和体制完善。
我相信如果没有合适的阳光、空气、温度、湿度和水,再好的种子也难以长成参天大树。所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本文是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在第五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启动论坛上的讲话。)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