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专家发现肝癌患者是否接受干扰素治疗筛选标准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0月16日00:57
  中新社上海十月十五日电 (记者陈静) 中国肝癌研究再次在国际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专家最先发现了肝癌患者是否接受干扰素治疗的筛选标准——miR-二十六。

  记者今日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特为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专家们发现人体内一组非编码RNA——miR-二十六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肝癌发生中起较为关键的作用,并由此揭示了采用干扰素预防肝癌复发可能机制和敏感患者的筛选标志。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朱迪教授曾在高度评价该研究成果后表示,该研究不仅从机制上提示炎症介质在肝癌进展中关键性作用,而且为提高改善干扰素治疗效果提出临床可行的方法。

  据统计,肝癌已成世界人口第三大“杀手”。每年全世界新增六十万肝癌患者,其中一半在中国。在中国,肝癌已成为第二大“杀手”。专家告诉记者,手术切除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手段。但肝癌术后复发率高达四到六成,是影响患者生存的最主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干扰素治疗可以显著抑制肝癌的生长、转移和切除后的复发。但是由于人体复杂性,干扰素不可能在所有患者身上都能显示良好效果。进一步提高疗效的关键在于寻找对干扰素治疗的敏感患者的特征,以减少复发。

  在国际著名肝癌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所长汤钊猷教授指导下,由多位专家组成的课题组与世界顶级肝癌研究所——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合作,历时三年半科技攻关取得了上述重要研究成果。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根据该研究成果撰写的论文——《microRNA在肝癌中的表达与肝癌患者的生存、肝癌对干扰素治疗的反应》新近发表在世界排名第一的医药生物类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专家表示,该论文的发表,进一步奠定了中国在肝癌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

  中山医院肝癌专家孙惠川说,今后,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将联合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其他地区的肝癌专家,进行大规模验证,希望尽快改变临床治疗常规,使更多的肝癌患者从中受益。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