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一轮铁矿石谈判将开始,中国欲建谈判新模式 > 09铁矿石谈判消息

2010年度铁矿石谈判开启 聚焦三大筹码三大难题

来源:北京商报
2009年10月16日02:04

  铁矿石谈判重启 中方胜算几何?

  商报记者 韩哲

  2009年度铁矿石谈判还未有定论,2010年度铁矿石谈判按照惯例在10月已然开启。昨日有消息曝出,三大巨头可能要求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30%-35%,以扭转2009年度铁矿石降价33%的局面。在这样的形势下,代表中方出席谈判的中钢协会祭出怎样的谈判策略还未可知。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在2009年谈判胶着时曾表示,如果在今年如此大好的形势下还谈不下来,以后的谈判就更别指望了。可以预见,如今摆在中钢协面前的是一道令人近乎窒息的难题,而中钢协在谈判中又将拥有怎样的筹码和困惑?

  筹码一

  2010年铁矿石仍是供过于求

  9月29日,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时隔一个多月后首度表态:明年全球铁矿石还将供过于求。这被业界认为是给2010年铁矿石谈判定下基调。单尚华认为,欧美的钢铁产量不太可能完全复苏,尤其是考虑到全球金融危机还没有真正结束。

  业内人士称,对于铁矿石后市需求的判断,将成为中钢协与三大矿商在谈判中拉锯的重点。钢铁需求虽正在恢复,但是否能迅速回到金融危机前的状况,就连三大矿商也都只是表示谨慎乐观,因此市场大环境整体仍处于低迷,这显然是中钢协最大的谈判筹码。中钢协预测明年中国的钢铁需求将只增长5%,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认为这有可能是中钢协基于2010年铁矿石谈判考虑而公布的“保守数字”。

  然而,全球经济的回暖以及中国经济刺激计划所带来的钢铁需求上升使得“供过于求”的判断打上折扣。日前,力拓公布第三季度运营报告,其铁矿石产量达到创纪录的4750万吨,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增长,力拓预计2009年铁矿石产量将可能为2.1亿吨左右。包括高盛、瑞银、美林等众多国际投行集体唱多铁矿石价格,预测2010年度铁矿石长协价将出现最高20%的上涨。

  筹码二

  中国是铁矿石需求最大的市场

  中国拥有最大的市场,占据了全球海运铁矿石需求的一半左右,这一点中钢协在2009年度铁矿石谈判中反复强调,这也曾是中钢协强硬的底气。

  中钢协党委书记兼副会长刘振江8月在一次信息发布会上就表示,对大供货商来讲,应当考虑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这绝不单纯是需方的得失问题。“别人进口一两千万吨铁矿石就决定了中国5亿吨铁矿石的价格,对中国很难说公平。”

  确实,正是因为中国是全球铁矿石需求最大的市场,在这世界经济普遍低迷之际就显得更为重要。这也是中钢协为何敢于将2009年谈判拖过最后期限,同时也是三大矿商虽然迟迟定不下价格协议,但仍全力向中国发货的原因。

  不过事实证明,最大的市场不等于就必然掌握最大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因为中国没有足够的铁矿石资源,必须从巴西、澳大利亚以及印度进口,而三大矿商则占据了全球铁矿石出口的70%。因此,中国作为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市场,赋予了中钢协谈判的优势,却不是确保胜利的筹码。

  筹码三

  进口渠道可多元化

  作为中钢协2009年度铁矿石谈判的成果,与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FMG所达成的“中国价格”虽然不被三大矿商所接受,但毕竟是朝着中方开拓多元化进口渠道的目标迈出了第一步。

  虽然此前中国铁矿石进口过分依赖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但中小型铁矿石生产商的产量也不可小觑。中钢协预计FMG产能在2010年能够达到9500万吨,这相当于中国海运进口铁矿石量的近20%。

  事实上,中国钢铁企业也开始积极地在海外与中小矿山或合资、或合作,以期取得未来数量稳定的铁矿石供应,武钢、鞍钢和华菱等钢厂都在寻求海外矿山权益方面获得了非常大的进展。

  业内人士表示,对海外矿山进行投资意在提升战略资源控制能力,逐步打破铁矿石高度的国际垄断,降低采购成本,这是一种长远的战略行为。

  在三大矿商之外寻找更加多元化的铁矿石来源渠道,虽然不能对2010年铁矿石谈判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期来看,将会逐步增加中方在谈判中的话语权,而且这将成为中国增加筹码的重要一环。

  难题一

  超量进口愈演愈烈

   前日,海关总署公布的9月进口铁矿石数据达到令人咋舌的6455万吨,创造了单月最高的进口纪录。而这却是在国内钢价大幅走低和产能高居不下的背景下。

  1-9月,中国合计进口铁矿石4.6936亿吨,累计增长35.7%。尽管月度之间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但是始终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的高位。业内人士表示,正是中国铁矿石进口需求的旺盛,给了三大矿商与中方进行持久战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市场的进口量在今年救了三大矿商。

  几天前,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在一次国际会议上透露,今年以来中国铁矿石已经超量进口大约5000万吨。分析师表示,这种铁矿石超高进口量的现象并没有走弱的迹象,扭曲了国内铁矿石供需关系,而且随着2010年度铁矿石谈判的启动,给了贸易商再次进行炒作的噱头,也给铁矿石价格谈判带来干扰。可以说,只要中国进口铁矿石保持这样的高位运行,三大矿商就气定神闲,“中国价格”就难以实现。

  除了超量进口外,8月份曝出的“力拓案”也让人们看到了量大价高的背后。6年里,力拓“迫使中国钢企在近乎讹诈的进口铁矿石价格上多付出7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沉重代价”。

  难题二

  后院不稳

  相比中国众多且各自为战的钢铁企业,三大矿商无疑拥有更高的垄断性和协同性。在2009年谈判期间,业内人士就已指出,中国钢铁企业缺乏组织性,虽然中钢协一直致力于这样的整合努力,但只作为一个半官方的行业协会,中钢协还没有力量去扭转中国的钢铁行业机制。

  中钢协一直尽最大努力对目前的铁矿石市场做出整顿。日前中钢协宣布减少10家左右具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同时重申要实行进口铁矿石备案登记制度,掌握进口铁矿石的数量和流向,并严格执行统一价和代理制。

  但业内人士对这些措施能够起到多大的效用还颇为质疑。当前的国内进口铁矿石市场存在着“二元体制”,一些大中型钢铁企业和贸易商可以享受到低价、有保证的长协矿,而众多中小钢厂则被排除之外,只能通过高价从这些有资质的钢铁厂商手中购买,价格最高时翻了一倍之多。因此,当现货价格走高时,对中钢协的谈判不利,但对这些钢铁厂商有利,因为可以带来更高的经济利益。

  而国内屡创新高的粗钢产量也在消解中钢协的努力。 小钢厂的“倒戈”、贸易商的“添乱”以及钢企的不愿减产,都将掣肘中钢协接下来的铁矿石谈判,而且这种后院不稳的状况短期内似乎也无法有所改变。

  难题三

  遭遇信任危机

  日前,中钢协会长、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明确表示,2010年度铁矿石谈判仍将由中钢协牵头,这一表态化解了此前业界一直存在的猜测,即中钢协可能在2010年铁矿石谈判中被“换马”,将主导权让位于宝钢集团。

  尽管中钢协仍被政府委以信任,但与年初时业界对于中钢协的期待相比,这场号称“史上最漫长”的2009年度铁矿石谈判几乎耗尽了人们的信心和耐心。

  铁矿石谈判迟迟得不出结果,钢厂对中钢协的不满和指责就渐渐多了起来,认为中钢协在谈判方面不够专业,不了解钢铁企业的具体生产状况,以致贻误了谈判时机。

  分析人士指出,中钢协与企业不同,中钢协可以拖,但企业的生产安排拖不起,因此在2010年度的谈判中,如何与钢厂协调将是中钢协必须解决的问题。相反如果继续忽视企业“求稳”的诉求,钢企的支持力度可能将大大减弱。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钢铁分析师赫荣亮撰文指出,中钢协之“失”不是指没能为中国争取下更低的长协矿价,而在于没能为中国钢铁行业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成本环境。钢厂成本是综合性的,矿价仅是一部分。他建议,作为全国性行业组织,中钢协应突出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的性质,运用其行业地位整合国内松散的钢铁企业。这一点,中钢协大有可为。

  记者观察

  从另一个角度看

  2009年谈判

  澳矿价降45%、巴西矿价降40%,这是在2009年铁矿石谈判伊始中钢协提出的目标。

  中钢协决心改写此前中国铁矿石谈判五战皆没的历史。在此之前,中国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宝钢主导着谈判,并在前一年被迫签下创纪录的79.88%-96.5%涨幅的城下之盟。自此,中钢协在商务部的授意下接过了谈判的主导权,并开始表现出踌躇满志。

  中钢协在那个时候确实有自信的资本。2009年初,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主要钢厂纷纷减产,大宗商品价格一路狂泻,铁矿石现货价格跌至60美元/吨,远远低于2008年的长协价格。因此,强硬成为中钢协谈判的基调。

  然而,市场形势在4、5月间开始发生微妙的逆转。三大矿商体现出更为高明的商业手腕。在与中钢协谈判的同时,三大矿商开始将目标锁定为中国众多的中小钢厂。这一招立竿见影,长期被排除在铁矿石长协体系之外的中小钢厂,对三大矿商递过来的橄榄枝毫不犹豫地予以接受,这种“倒戈”让中方的谈判陷入极大困境。

  与此同时,三大矿商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铁矿石现货投放力度,甚至不惜自己雇船径直将货拉到中国港口口岸。国内的铁矿石贸易商大肆逢低吃进铁矿石,库存急剧升至1亿吨左右,现货铁矿石占总进口量的比重高达82.74%,市场由此变得混乱,严重扭曲了国内的铁矿石供需关系。

  面对形势的变化,中钢协不为所动,打算以不变应万变将三大矿商耗垮。然而,5月力拓与日本新日铁签订2009年度铁矿石长协首发价,粉矿和块矿在2008年的基础上分别下降约33%和44%。中钢协最好的谈判时机已过,但中钢协已然打算不妥协。

  5天后,中钢协强硬地表示“不予跟进”,但此时的强硬开始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因为铁矿石现货价格开始飞涨,很快便超过日澳首发价。对中钢协延误谈判时机、不懂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的不满、指责声泛起。

  利空消息接踵而来,全球除中国外的主要钢厂均与三大矿商以“日本价格”为模板签订了基准价格协议,将中钢协推向“孤军奋战”的境地。在6月30日这个谈判的最后期限过后,越来越多的分析人士笃定与三大矿商的谈判将在今年“无果而终”。

  8月17日,中钢协意外宣布与三大矿商之外的FMG达成价格协议,降幅为35%,并实行进口统一价,但三大矿商对此均不接受。中钢协借FMG模式与三大矿商进一步谈判以实现“中国价格”的意愿几无希望。

  强硬了大半个谈判过程的中钢协,无奈之下将2009年的谈判做成了“夹生饭”。“不审势即宽严皆误。”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评价中钢协的工作。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