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军区第421医院海上医疗队是全军第一支正式列编的海上医疗救护力量,主要担负着海上突发事件、海战一线伤员救护和南沙西沙岛礁巡诊任务,被誉为“海上生命守护神”。
攻克手术中的呕吐难题
今年6月的一天,正在西沙执行任务的医院船遇到10级台风。海面上狂风呼啸,暴雨倾盆,10米高的巨浪吞噬了整个船头,船体剧烈颠簸起伏,左右倾斜达30度,所有没有固定的东西都被抛到了甲板上。
“我部一名战士在抢修设备时摔伤,现昏迷不醒,请紧急救治。”正在此时,某护卫舰向医院船打来求救电话。
没有任何犹豫,队员们冒着被巨浪卷入大海的危险,紧紧抓住扶手,一步步挪上甲板,实施悬吊换乘,准备把伤员接到医院船救治。
突然,“嘭”地一声,随着一个大浪袭来,一根吊杆被护卫舰的船舷折断,失去平衡的吊篮如同一个摇篮,在风浪中间来回晃动。
“快!立即启动4号预案,实施牵引吊篮换乘。”随着医疗队队长洪加津一声令下,队员们迅速用经过精心改造的钩机把吊篮拉住,再奋力拉滑轮上的缆索,抓住舷差最小时机,将两名医护人员送上护卫舰,伤员被医护人员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开展海上救护,是我军一项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面对一个个未知的领域,医疗队员们积极开展小革新、小竞赛、小发明。
一次,医疗队正在进行动物模拟手术训练,突然一阵强风袭来,船体上下左右晃个不停。主刀队员实在忍受不住,还没来得及解开口罩就“哇”地一口吐了出来,呕吐物不仅灌进队员鼻腔,还碰到了动物伤口上。“这怎么行,不解决随时可能出现的呕吐物排泄问题,不仅会增加队员的痛苦,如果呕吐物造成伤员伤口感染,还有可能危及伤员性命。”洪加津又带领队员搞起了攻关。
受到氧气面罩启发,队员们想到了一个办法:用橡胶做成口罩,然后在上半部打上小孔供透气,在下部连接一根橡胶管,遇到队员手术中呕吐,呕吐物不仅喷不出来,而且可以立即通过橡皮管流入呕吐袋,既不影响工作又不危及伤员。
呕吐口罩,这项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发明,再次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把手术台用轨道固定起来
医疗队组建之初,用的是普通的手术台和其他辅助器械,可风浪一大,手术台和器械就被颠得到处乱跑,根本没法开展手术。老队员们就自己琢磨,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轨道固定。在地面打上纵横交错的凹型轨槽,将手术台和器械用螺栓固定在轨槽上,需要使用时,还可视情况调整位置。后来,他们还给手术台添上了升降装置,风浪小时,就升高手术台,队员站着施行手术;风浪大了,就调低手术台,队员坐着做手术。小小的手术器械固定,解决了海上手术的一大难题。
医疗队这一创新,不仅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还填补了我国海上医疗器械的一项空白。如今,在南医09医院船医疗区,每件医疗器械都有特殊的固定装置,连放护士托盘的操作台都有松紧螺丝夹,风浪一大,队员就可以把托盘夹住,药械也不会被抛出去了。
航天员海上救护在国内是一个全新课题。2002年,医疗队开始受领“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海上搜救任务后,队员们顶着严重晕船带来的身体疲劳和不适,忙着收集不同海域、时差、摇摆度、储血温度等条件下的大洋搜救数据,为开展大洋医疗救护积累第一手宝贵资料。他们还制定了一整套从打捞、出舱到救治、后送的详细方案,填补了我国航天员海上应急医疗救护的空白。
用十字绣的方法练习扎针
一次出海,为打发夜晚难熬的时间,医疗队员张薇躺在床上玩起了十字绣。“这是个好办法!”护士长看到后如获至宝,“我们在船体晃动状态下打针必须准,刺绣也是这个道理,练刺绣不仅可以消磨时光还能练技术。”
刚开始时,由于下针不准,一个晚上下来,指头不知道要被扎破多少次,十字绣也变成了“血绣”,但是女队员们没有气馁。慢慢地,刺绣上的血迹少了,她们下针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战时火器伤、外伤多,医疗队外科医生有限。为了适应战时医疗救护需要,医疗队打破常规开展专业互换训练。
内科医生罗伟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没想到一刀下去,实验狗的血一下喷射出半米多高。原来他由于紧张过度,下刀时手一哆嗦,把小狗的脾肠系膜动脉血管切断了,一台简单的脾脏切除手术就这样搞砸了。
一次不行就两次,医疗队把每月两次动物模拟手术训练增加到四次,组织队员轮流上台操作,并逐步增加了在恶劣海况下的训练。经过一年多的强化训练,罗伟成等10余名内科医护人员终于能信心满怀地走上手术台。
如今,医疗队所有医生均熟练掌握海上外科手术技能,所有护士均能完成所有护理业务,医疗队能在三级海况、船体摇摆10-15度的情况下,开展受损器官切除、颅脑血肿清除、纤维血管吻合及开颅探查等十多项常见大中手术,静脉注射一次成功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医疗队多次在总部组织的比武中夺冠,连年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