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经济

中石油低价敲开伊拉克大门 挤进中东石油市场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年10月20日00:52

  不做“打短工的麦客”:中国石油开启中东征程

  本报记者 何清 明茜 上海 北京报道

  投资海外油田是中国能源的单行道,而中东无疑是路途中最重要的一站。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我们终于挤入中东石油市场了。”10月19日一位中石油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

  就在10月16日,伊拉克内阁正式批准了BP与中石油联合开发伊南部鲁迈拉油田的协议。该协议是今年6月伊拉克石油部第一轮石油区块招标中唯一成交的合同。根据协议条款,BP与中石油将在下月正式进场开发。

  的确,虽然达成协议的桶酬只有2美元,此次投资却意义非凡。百年来把持在跨国石油公司手中的中东油库,终于有了中国油企立足之地。10年前中石油等开始尝试介入这个市场,但始终是“打短工的麦客”,这对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0%的中国来说,无疑是种难言的尴尬。

  尴尬将会冰释,鲁迈拉油田将会成为新的起点。从此,排名世界第三的伊拉克石油资源储量向中国的供应又多了一份保障。伊拉克石油储量排名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占全球石油总储量的10.7%。

  为了进一步保障中国石油战略安全,沙特和阿联酋等国,还将增加对中国的石油出口:沙特承诺到2010年每天向中国供应100万桶石油,阿联酋则将对华石油出口从目前的5万桶/天提升至15万桶/天。

  随着中国的介入,开发中东石油的新一轮博弈大幕正在拉开。而在这一棋局中,中国三大石油巨头的身影都闪烁其间。

  中石油挺进伊拉克

  鲁迈拉油田位于伊南部迪亚拉省,是伊拉克最大油田,原油储量178亿桶。自海湾战争后,由于战争、制裁等多种原因,其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目前日均产量仅95万桶。

  “目前产量不高是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一旦局势平稳,其产量和探明资源量翻番是很容易做到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殷罡介绍说。

  协议内容透露,BP、中石油将大幅提升鲁迈拉油田的产量,使其产能达到285万桶/天,为此伊石油部将支付超额产量2美元/桶的报酬。

  “但这是一份不挣钱的协议,其他竞标方的报价多在4美元/桶(超额产量报酬)。”殷罡说。

  对此说法,上述中石油高层予以默认,但他强调中石油更看重此事的意义。

  据他介绍,伊拉克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150亿桶,仅次于沙特和伊朗。多年来由于战乱频繁,伊拉克石油储量和产量长期低位徘徊,石油资源集中的北部地区甚至没有进行过有效的勘探,目前公布的数据还是1970年代的。因此曾有专家估计,其真实储量可能会超过沙特的2640亿桶。

  通过鲁迈拉油田,中石油将获得启动伊拉克市场的支点,为其下一步的运作奠定基础。随着在伊业务的陆续展开,中石油将可能在当地派驻更多分支机构,其中甚至包括海外营运中心。

  “如果伊拉克拿不下来,中石油将不得不转往北非等开采难度更大的地区,那会造成成本的进一步高企。一旦国际油价暴跌,那会让公司遭遇更大的成本困境。”他坦言道。

  鲁迈拉油田协议的三个股东分别是BP、中石油及伊拉克南方石油公司,其持股比例为38:37:25,因此一旦该油田产量达到285万桶/天,中石油将每天收入逾百万美元;由于当地石油地质条件优良,每桶原油的现金操作成本仅1-3美元,因此作业方并不需要投入太多开发成本。

  更重要的是,根据伊拉克石油部制定的十年发展计划,2013年伊拉克原油日产量将从目前的240万桶提高至450万桶;2018年,伊拉克原油日产量可进一步增至600万桶。

  “从这个角度看,未来我们就可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这对将中石油打造成国际一流能源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上述中石油高层说。

  今年8月伊石油部宣布第二轮区块竞标名单,并表示明年会展开这些油田的招标工作。在这份名单中包含巴德拉油田(Badra)、东巴格达油田(East Baghdad)、哈拉夫油田(Garraf)、马吉努油田(Majnoon)、Najmah油田、凯亚拉油田(Qaiyarah)、西古尔纳-2油田、Halfava油田,以及两个油田群,资源总储量达410亿桶。

  该中石油高层表示,他们肯定会参与第二轮竞标,至于是否仍采取低价策略,将视情况而定。

  仍在努力的中石化

  与中石油的意气风发相比,另一个石油央企——中石化却显得有些落寞。

  它与意大利埃尼石油公司、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等组成的竞标联合体可能被伊政府宣布禁止参加伊拉克的石油竞标——因为中石化“无意间”拥有了库尔德地区的石油权益,在伊政府看来这是“非法的”。

  8月底伊政府表示,如果证实中石化对瑞士Addax石油公司的收购,则将把中石化列入黑名单,禁止其参加伊拉克油田招标。

  今年6月24日,中石化宣布其全资子公司以72.40亿美元全资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该公司在伊拉克库尔德地区有合资的Taq Taq公司,每天生产原油30万桶,所产原油直接在当地炼厂消化。此外Addax公司还在伊拉克的Sangaw区域占有26.67%的油田利益。

  如果失去伊拉克的竞标机会,对于中石化来说,代价是巨大的——该公司每年原油加工量中70%需要进口,不得不在大幅波动的国际油价中“裸奔”。正是源于此,自李毅中时代,中石化高层就一直在筹谋收购海外石油资产。

  然而由于国际石油开采市场在1970年代以前即被各大跨国公司瓜分完毕,因此过去的10年中,中石化海外投资始终是步履蹒跚,至今仍未获得真正突破,偶有收购也多是一些开发前景并不明朗的小区块,上述瑞士Addax石油公司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一旦失去进入伊拉克市场的机会,中石化可能与中东市场告别,目前只有伊朗和伊拉克,还对外资开放本国石油开发市场。

  近日有外电消息称,中石化的伙伴意大利埃尼石油公司、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已经应伊政府要求抛弃了中石化,但中石化相关部门对此消息予以否认。

  有深谙中东石油投资策略的业内专家指出,目前还不能对中石化“判死刑”,若能将瑞士Addax石油公司在招标报名前出售,则该公司还有机会参与竞标。

  “我们并未放弃竞标,目前正在与伊政府相关机构进行沟通。”一位中石化高层表示。

  谁是赢家

  世界权威《油气杂志》曾指出,中东的石油储量占全球总储量65%。其中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等多年来一直是世界市场中重要的产油国和石油出口国。

  “那里储量确实很大,同时由于地质条件优越,开采成本极低,因此自上世纪即成为各方竞争的焦点。”上述业内专家介绍说。

  在经历国有化运动后,目前中东各国石油资源都已划归国有,外资公司只能以作业者、投资方的身份介入当地的石油开发。

  非但如此,随着油价的不断高企及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产油国政府对外资介入条件及收益获取方式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最初产油国只是要求开发方向政府缴纳资源税,1960年代开始产油国谋求产品利益分成,现在产油国已普遍采取服务合同模式,沙特政府甚至已经不允许外资介入本国石油资源开发,其资源开采权被赋予沙特国有企业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了。”那位业内专家介绍。

  据他介绍,服务合同模式是中标企业将负责油田的勘探、开发、生产等全部工作,所有产出都将归产油国政府所有,中标企业将获得事先商定的服务费,此次伊拉克油田招标就是采取这种模式。

  此次中石油的低价介入,无疑让其他竞标者感受到压力。在第一轮竞标中,8个标的中除鲁迈拉油田外全部流标,各大公司都声称伊政府开价过低是导致流标的原因。

  然而鉴于伊拉克石油资源的重要性,第一轮参与West Qurn-1油田竞标的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与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已同意与伊政府签署服务开采合同,两公司同意接受1.9美元/桶的超额产量酬劳,而此前两公司的报价高达6.49美元/桶。

  “从战略上考虑即使是现在低利润甚至亏本进入也是必需的,只有先站住脚才有望获取更多的石油权益。”上述那位中石油高层最后说。

责任编辑:赵健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