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算专家史丰收英年早逝又敲警钟
来源:
人民网
2009年10月20日15:02
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庆典前夕,又一个科学家因病故去。闻名中外的速算大师史丰收9月29日因心脏病在北京逝世,享年53岁。他发明的速算法足可影响中国几代人。年仅53岁的史丰收的英年早逝,再一次为社会敲响警钟,我们该如何关心科学家的健康?
对于富有成就的科学家,我们总觉其异于常人。然而,正如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一样,科学家在某方面过于强大,在某方面也许更为弱小,发展极不均衡。
史丰收的弟弟史丰有在一篇纪念哥哥的文章中说,“由于严重的超前透支,长期极度疲劳,加上侵权官司等纷扰不断,哥哥的身体状况较差,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抑郁症等多种疾病,特别是1993年母亲的突然离世,对他是一次几乎致命打击,半年时间沉默不语,郁郁寡欢,进一步加重了他的抑郁症。1996年父亲去世,接连的打击,使他的抑郁症转化为躁郁症,兴奋时,几天几夜不能入睡,抑郁时,连续几天不能起床,处在一种极度痛苦之中,身体状况更加每况愈下。他多次住院治疗,好转不甚明显,几次都有轻生的念头。”史丰收虽是速算方面的专家,但我们可以看出,史丰收在身体健康、情绪控制方面显然是一个弱者。旧症未去,新症又至,终至不治,史丰收的逝去令人惋惜。
一些科学家总是把自己的事业看得比生命重要,他们觉得自己的研究能出成果才是头等大事,他们总会以工作忙为借口放弃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形成无病变有病,小病变大病,直至英年早逝,使得原本可以出重大成果的课题嘎然而止。对此,我们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对科学家的饮食调理、健康检查、无病防病、有病早治,甚至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关注显得尤为必要。
同时,在心理疾患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时候,科学家的心理疾病更需要全社会投去更多的关注目光。科学家因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也正因为他们是科学家,他们的心理疾病更容易被人们忽视。这一现象也值得我们去妥善应对。
从一定程度上讲,科学家的身体健康,就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科学家的健康长寿,可以助推我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一个富翁的形成也许只要三到五年足够,一个科学家的造就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一个科学家从肉体上的消灭,是无论多少金钱都换不回来的。让我们把更多的关心给予科学家,让他们健康地生活,健康地工作!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