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世说新语

来源:法制日报
2009年10月21日08:37
  世说新语

  封面故事·《新周刊》———网络新生活

  互联网有多重面孔:资本泡沫的网络产业、制造娱乐的无形工厂、开放的人性实验室,中国互联网发展的15年里,它的精神气质已经逐渐融入中国的社会和人心。《新周刊》此期专题文章中写道:

  相距610公里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斯坦福研究所,两台计算机之间首次实现网络连接。这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资助建立的阿帕网(ARPANET)试验。阿帕网正是Internet的基本雏形。2009年,Internet覆盖了25%的人类。全球互联网用户超过16亿,3.38亿中国网民的数量甚至超过美国人口,高居全球第一。世界互联网40年,中国互联网15年,“比特之城”已渐成现实。分布、开放、互动、共享等互联网特质的代名词已变成了人类生活和价值观的真实特质。

  怀疑论者称,互联网是一个充满谎言的地方。人们可以隐去真实身份,用化名上网,肆意妄为。不过这正是互联网的好处,人们可以试验自己的多面性。人从来就不是单向度的人,只是被工业文明压抑已久。网络使得他们可以全方位绽放。互联网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是人性的延伸。它是迄今人类最好的发明之一,是中国人收到的可爱的礼物。

  许纪霖谈人文学者———看他们如何分化

  社会的变革会体现在多个层面,文化界即是其中之一。这十多年来,文化领域开始由启蒙话语转向专业研究,著名学者许纪霖称之为“分化”过程。在其文章《十年,读书界完成分化》一文中,他写道:

  1990年代之后的人文学者和作家分化为三类不同的类型:

  一个是面向市场写作。19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市场,出现了一批能够很灵敏地捕捉市场脉搏的作者,开始自觉地为市场写作。最早的是汪国真,尽管受才气所限,也没有对市场操练的意识。第二个是面向媒体写作。90年代与80年代的不同是,大众媒体伴随市场经济突然涌现:报纸的副刊、评论版需要大量的稿子。这些作者一开始是兼职,后来相当一部分开始专业化,成为自由撰稿人。王小波是其中的典范。第三种是面向学院写作。1990年代末,国家加大对大学体制的投资,大学教授的生活变得有保障,又收入不错,大量的文化人重归学院。此后,学术研究与西方接轨,越来越规范化。学者们不再是公共知识分子,他们也越来越与知识大众隔绝,成为标准的象牙塔人。

  刘洪波谈文化符号的阐释———白毛女与黄世仁

  白毛女为何不嫁给黄世仁?这个问题再度被激活了。据报道,文艺评论家熊元义在某高校讲学时,认为“白毛女应该嫁给黄世仁”的观点显示了对权钱的膜拜。对此,媒体评论人刘洪波在其博客中写道:

  白毛女与黄世仁,是一个历史时代的文艺形象。他们的剧目成为革命意识形态宣传的经典之作,他们的身上传达着关于压迫、反抗的鲜明信息,包含着阶级身份、男女性别、欲望伦理与解放神学等一系列所指。

  现在,时代在前进,观念在流变,固定在白毛女与黄世仁角色中的一系列符号,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解体。我想,将白毛女与黄世仁的关系从嫁与不嫁的角度上来把握,这本身就是一个当代化的意识抽取。原本,他们之间的关系并非嫁与不嫁问题,而是一系列更为神圣的革命逻辑。剧目中的问题,不是嫁与不嫁的选择,而是接受强迫与反对强迫的选择。这就是说,不管是主张不能嫁,还是应该嫁,都离开了剧目原初的叙事轨道,在当下生活中删减了白毛女与黄世仁关系中的革命主旨,直奔婚姻关系这个流行主题。哪怕主张绝不能嫁,也只能说是一种新的阐释游戏。要说颠覆,大家都在颠覆,只是程度有异而已。

  (国旺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