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读者报-影响力周刊
仅仅一天,四川大学新闻系毕业论文改革完成了由“取消”到“多样化”的转变。始作俑者张小元终将自己推向风口浪尖,连同他供职的四川大学新闻系。作为学者,他可以不在乎,但作为四川大学新闻系主任,他必须引导舆论完成毕业论文由“取消”到“多样化”的转变
川大改革“被误读”的一夜狂欢
本报记者 徐秋颖 发自成都
张小元,这个在学生眼中颇为低调的教授突然变得高调起来。连日来不断出现在报纸、电视和网络视频中,俨然已由新闻系教授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
对于这一改变,张小元似乎还能适应,他的手机铃声不时响起,不断地对要求采访的媒体重复着刚才说过的话,不厌其烦。与其说他在发出自己的声音,不如说他在为前不久发出的言论做善后工作。
10月11日,《成都商报》报道四川大学新闻系拟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报道随即被各大媒体转载。四川大学继四年前在川内率先取消学位证书与英语四级挂钩政策后再次被广泛关注。
四川大学校级领导立即做出反应。10月12日下午5点,由校级到学院再到新闻系的“三级会议”在文科楼悄然进行。从此后川大的统一言论来看,这个会议无疑起到了统一口径的作用。
一个半小时之后会议结束,但校方紧绷的神经并未放松,而此时张小元不再是学者张小元,他发出的声音必须考虑他的另一个身份——四川大学新闻系主任。
“取消论文”一夜狂欢
对于张小元来说,这个下午格外忙碌。下午两点给本科生上了一堂90分钟的大课,五点参加学校的临时会议,在此之前,张小元曾推掉已经预约好的媒体采访,同时表示所有问题询问学校宣传部。
下午六点半,会议结束。张小元电话告知影响力周刊记者,“可以采访了”。
文科楼三楼是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办公场所。穿过些许狭窄昏暗的走廊,在他的办公室里,两张黄色的大桌子对拼,和其它办公室有些不同,桌上没有电脑,堆着几摞文件和书,屋内过于简单的陈设让人无法和新闻改革的前沿联系起来。
“毕业标准的多样化而非取消毕业论文,改革的因果关系并非因为论文抄袭而是与现实脱节。论文抄袭问题和我们学校倡导的创新改革并没有因果关系,它是另一个问题。”张小元反复强调。他认为《成都商报》对四川大学取消新闻系毕业论文及原因的报道过于片面。
这都源于几天前一个非正式的场合,张小元和一些媒体的朋友吃饭曾谈到毕业论文的问题,现在他已经记不起是哪一天,但他说的观点却被媒体有选择地放大公开报道。
取消毕业论文的说法现已经被解释为“媒体误读”,张小元表示可以理解,“我懂这个,媒体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
实际上,取消毕业论文并非第一次提出,早在2004年,广东省曾经对此有一场大讨论,最终在教育部明确表示“不会取消毕业论文”中逐渐平息。
近年来,毕业论文这个话题始终不缺乏关注点,从论文抄袭丑闻、广州毕业论文后要附上“诚信声明”,再到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沈阳副教授自主研发的“ROST反剽窃系统”软件问世。
在即将毕业的本科生看来,写作毕业论文的难点已然不是研究发现,而是如何让复制粘贴的论文躲过反剽窃系统检测,是纯粹的技术问题。
10月13日,随着各大媒体跟进和网友介入,事件的主角已从“川大新闻系”转移为“当前高校”,关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如何改革本科毕业论文制度成为新的焦点。同时,川大表示,将在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回应网友的问题,并公布“创新计划”。
川大最终以一份新文件《四川大学关于坚持“高质量、多样化”原则进一步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补充意见》的发布低调结束此事。
这意味着,拟定变确定,论文改革落实,今年大四的学生多了一个选择,可采用多样化的毕业设计进行答辩。
被动执行者的尴尬
“我们还没有开始准备论文。”今年大四的学生张琳(化名)和四个同学从西南民族大学回来,他们刚参加了一场已经不再感到陌生的面试。
“就业压力很大,全班没有一个签上的。”在毕业生眼里,大四这年找到一份好工作是比写论文更为重要的事情。
时间回溯到29年前,1980年,这一年张小元都在忙于他的本科毕业论文,关于魏晋玄学的表达方式的研究。“每天收集资料,查阅了所有有关魏晋玄学的研究,这也是为了发现创新点。”当年的张小元并不感到痛苦,反而乐在其中,更不用担心就业,“过程很有兴趣,结果很有成就感”。
时过境迁,大学大规模扩招,新闻专业的纷纷设立,当年张小元导师只负责指导两名学生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现在他每年要带21个研究生,他感慨能够一坐板凳十年冷对学术感兴趣的学生还没遇到。
“现如今按照当年的标准,现在所有学生的选题都通过不了,因为根本谈不上创新点,另一方面来讲要让学生都有创新点也是很不人道的,结果可能就是每届只有百分之十的学生能毕业。”毕业论文形同鸡肋,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这就好比对拿破仑很感兴趣,但对人类军事史并不感冒。”正是这个原因,张小元认为,学术研究不见得适合每个人。每个人的兴趣不同,社会的需要不同,大概有1%的学生做学术研究足矣。
“如果毕业论文不改革照此发展下去,就会导致教学严重与现实脱节,有点像一个报纸无视读者和消费者,那就死路一条。本科的教育功能满足社会需要,研究生和博士来为学术圈负责。”张小元大胆预言。
在学校中,学生扮演一个尴尬的角色,无论取消还是多样化,他们没有决定权。和这场改革最密切相关的群体始终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尽管宣扬“为了学生”为名。
“我们也是看了新闻才知道的。”06级新闻系李江(化名)说,在此之前并没有得到过任何取消论文抑或改革的信息。
“多样化”改革的中和手段
在张小元看来,传统的学术论文讨论哪个报纸和刊物究竟是哪天开始出版已经完全没有现实意义。“自说自话,完全不为业界和学生负责。”
从学校单方面认定学生是否合格转换到由市场认定。将原来的狭隘的纯粹学术的毕业论文,改为和业界相结合。
张小元将新闻归类为创意密集型产业,它具有操作性、技术性和现实性的特点。
“比如一个策划,成都武侯区要打造音乐一条街,如果我们的学生参与了这个前期的策划,怎么给文化内涵,如果被采纳了,这就可以认定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不再是唯一的标准。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新民介绍,去年广告毕业班一名学生是通过自己在实践中的毕业设计来代替论文进行答辩,并且通过。“这个争议在当时也是比较大的,但我是赞成的,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但我还是认为应该算做毕业设计,看怎么去界定了。”
同时,陈新民提倡多样化的毕业设计同时并不否认学术论文的重要意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最早创立新闻学科的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是从社会责任和新闻事业的角度出发的,需要更多的是一种理性观照,美国传播学者小约翰说掌握了理论的时候你就拥有了长颈鹿的眼睛,站得高看得远,这样眼光去做新闻报道不是更好么?学术性研究是理性思考的过程,他和应用能力是不相悖的,应该是很好的相结合。”
显然,当毕业论文已经无法衡量出大部分学生的真实水平,而论文答辩又是毕业的唯一标准,二者矛盾不可调和时,改革应运而生。前提是,论文答辩制度之内的动作选择。
毕业论文生死存亡的时刻似乎已经到来,但没人敢真正迈出这一步。包括迈出脚又缩回去的四川大学新闻系。
磨不出刀的培养机制
如今,在我国上百所高校中都设有新闻专业,然而对于川大此次改革呼应者并不多,从全国各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上海、广东、南京的高校表示不跟进。
四川大学新闻系中仍有持反对态度的老师,他们认为这样改革就不能称之为大学本科教育,已然变成了职业训练班。
广州番禺网友质疑,当大量学校跟进这种方式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乱七八糟的报纸,这些报纸是没人买没人愿意看的,就是专门给学生发“见报文章”的。到时也不是报纸给作者支付“稿费”了,而是作者给报纸支付“版面费”。发一篇作者要交比如说500元。就如现在的研究生发表论文一样。
“首先要搞清这条毕业标准多样化的路是不是必须要走的,和路上有哪些障碍是两个问题,当然第二个问题在于技术层面上处理不当,但是逻辑上是可以不断修订的。实际上是路径选择肯定会付出代价。”张小元解释道。
新闻传播本应该是多元化的,参照美国新闻教育理解,新闻属于服务社会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他们在新闻课程设置上理论与实践比较一致,比例基本对半,理论强调专题化、深入化和研究化,而我国现在的新闻教育大都泛泛而谈。陷入什么都教,却又浮于表面的尴尬境地。”陈新民认为,“目前我国新闻教育普遍存在的一种状况是理论没做好,实践也没做好,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和社会的大环境有关,都恰处在一个浮躁的时代。”
“学新闻的进来的是二流人才,出去的是四流人才。”张小元如此形容当今的新闻人才的培养机制。如此看来,毕业论文的改革不过是整个新闻教育改革的一部分而已。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被惯性推着走,按照自动化的方式受教育,但是现在你们要好好想想上帝派你来是干吗的,找到自己恰当的生活方式,沿着自己的天性走路。”
“不管你是杀猪系的还是杀羊系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磨一把刀。”
这曾是张小元在给新生上课时讲过的话。在张小元贴吧里,这些被学生冠以耳目一新的话俯拾即是。
曾在上学期选过张小元《文艺美学》的张琳对于他的喜爱不加掩饰,“他不留作业,上课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跟他说,甚至不用站起来,他讲课不属于满堂灌的,他提问我们回答,然后引导你。”
“自食其力,自行其是,自得其乐。”是张小元的QQ签名,作为“学校指定”挽回此事件影响的人,无疑更多的是不由自主。
40分钟的访问里,张小元接了四个电话,其中两个是媒体要求采访的,另外两个是学校有关领导的叮嘱。
晚上七点半,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张小元在老伴的催促下准备回家吃饭。他头发有些乱,步伐很快,夜幕中的文科楼已经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