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市民呼吁:沈阳应成立失物招领处(图)

来源:沈阳日报
2009年10月22日07:21
本报高级记者 伏桂明 见习记者 刘丹、贺昊岚

  “去哪找呢?”“送哪去呢?”

  这两个问题困扰着丢东西的失主和捡东西的拾物者。随着人们生活与工作节奏的加快,市民“丢三落四”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可现实中却出现“寻物招领两相难”的局面:失主无处找东西,拾物者不知该把东西交哪里。面对如此的状况,在沈阳“由政府牵头成立统一、规范的失物招领处或招领中心”的呼声已经越来越大。10月19日至21日,记者围绕“沈阳是否该成立公益性招领处”的问题展开深入调查。

  失主感叹——

  拾金不昧的越来越少了

  一些经常丢东西的市民说:拾金不昧者越来越少了。

  市民付先生很沮丧:10月16日晚,他的一个包裹落在出租车上,包里有相机(内有黄金周期间刚照的旅游照片1000多张),还有带回来的各种礼品。“我记得坐的是辆旭龙公司的出租车。当时脑子里核计事儿,下车时就把双肩旅行包忘在车上。我最心疼的是相机里的照片,到曲阜、泰山、济南旅游,刚照完还没取出来呢。”当晚,付先生就给出租车公司打电话,通过该公司信息平台发布了寻物启事,但他的包裹还是没有找到。

  市民王先生坐出租车刚丢一部手机。“我平均一年在出租车上丢一部手机,可从来没找回来过。据说一些出租车司机的家属朋友都不用买手机,光捡手机就够用了。”王先生认为,受拜金思想的影响,过去推崇的那种“拾金不昧”精神开始逐渐消失了。“二三十年前,学生们从小就受拾金不昧的教育,大家在路上捡几分钱都要交公,现在这种行为很少见了。”

  在接受采访的近50位市民中有8成认为,拾金不昧者越来越少,现在到了重塑拾金不昧精神的时候了。

  情况摸底——

  拾金不昧的也有非情愿者

  根据记者多年采访经历总结,最近几年,沈城虽偶有拾金不昧的事情发生,却并非捡拾者“心甘情愿”拾金不昧。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常常会接到市民和外地来沈者请求帮助寻物的信息,因为与出租车相关的案件正是该局所管辖。但,由于很多失主没能记下车号或索要发票,导致寻找难度很大,找到的失物自然也属“凤毛麟角”。

  一位长期工作在公交分局的民警告诉记者,很少有捡到东西的出租车司机主动上交,有的即使上交也是迫于某种压力。他向记者透露了一件事:“今年年初,有个外地人在沈丢了笔记本电脑,向我们求援。根据失主提到的地点,我们查找那个地方的监控录像,才找到搭乘失主的出租车。后来又通过出租车公司找到司机,才把东西给要回来。出租车司机对我说,他刚发现有人丢东西,正想往公司送呢,我们就找来了。对他这种说法,我心里明白,这司机并不想上交。”据这位警官介绍,很多拾物者都会有类似的说辞:正想上交呢。当然,前提是警方已经找到他。

  为鼓励和倡导拾金不昧精神,警方对那些非心甘情愿的“拾金不昧者”也不点破,甚至还要找新闻媒体进行公开报道。这也算是无奈之举。

  拾物者说——

  “东西交公,会落到谁手?!”

  作为被质疑的主要失物捡拾者之一,出租车司机则不认同自己“缺少拾金不昧的精神”。

  长期干夜班的出租车司机耿师傅告诉记者,很多搭乘者确实常常将东西丢在出租车上,甚至一天晚上他就能从公司信息台收到50多条寻物启事,丢的东西也五花八门,有手机、有提包、有密码箱、有各类证件,甚至还有眼镜。耿师傅说:“我只管丢在副驾驶座上的东西,我看见就提醒一下坐车的别忘了。可落在后座的东西我就管不了了,别人再坐车把东西拿走了,我什么也不知道、也管不着。”

  对“拾金而昧”问题,耿师傅认为不能全怪拾物者。“我捡到东西交给谁?如果有人将包落在我车上,要想找到丢东西的人,我只能上交给公司,可很多人丢东西了也没记住车号,根本不知道该上哪里去找。包和包里的东西自然就成了无主之物,到最后,这些东西到底归谁了,连我们这些拾到东西的人都不知道。这样一来,我们做好事非但没得到什么说法,还便宜了某些人。我们心里自然不平衡。所以,一些人捡到东西也不上交了。”耿师傅的话虽然有辩解的成分,却道出了一个事实:我们这个城市还没有完善的失物招领体制。

  耿师傅还提出一个解决办法:由政府统一建立有偿失物招领处。“国外很多城市都有规范的失物招领处,有人捡到财物就送到招领处备案登记,统一管理。有人丢了东西就到招领处找,大多会满意而归。如果有东西过了一定期限还没人来领,就由捡拾者领回,归捡拾者所有。这样的话,丢东西的和捡东西的就都有去处了。”

  市民呼声——

  应由政府成立失物招领处

  正如以耿师傅为代表的拾物者所说,沈阳应该由政府来建立一个正规的、管理规范并被大家所熟知的失物招领处了。失主付先生认为,如果成立这样的失物招领处并让它像110报警电话那样被市民所牢记,“完璧归赵”的事自然就会常常发生。“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人们上缴失物的积极性,失主付出少部分金钱就能节约时间找回失物。”建立公益性的失物招领处,也是对拾金不昧精神的一种倡导和促进。

  据记者了解,在我国一些城市曾陆续出现有偿招领的失物招领公司,但由于缺少规范管理、信任度不高,招领公司的“生意”并不火。据记者查询并电话采访,2008年4月26日,中国网通沈阳市分公司推出“114"电话导航"失物招领公益热线”。但,由于一些原因,这条热线并不火:报失和招领的数量都很少,市民也很少有知道它的。

  在沈阳“由政府出面来建立大型公益性失物招领中心”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人认为,作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沈阳建设统一的公益性失物招领中心,既能解决众多失主的“当务之急”,又可以提升沈阳的“软环境”。

  据了解,日本东京的失物招领处可算是失物招领中心的优秀榜样。据东京失物招领处统计,失物认领处有一年收到162万余件物品,其中专门容纳雨伞的仓库就有30万把雨伞进账。收到的各种钱包里的钱总计高达25亿日元(约1.7亿元人民币),比有的银行的存款还要多。在这座巨大的货仓式四层楼里,你可以找到任何你可以想象得到的东西,轮椅、钱包、汗衫、假牙等,应有尽有。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