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讯 (记者 常宇)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公立医院有望不再以药养医,政府将出钱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买单。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10%。
在重庆深化医改方案出台近一月之后,市卫生局首次对医改方案进行解读。
我市深化医改今年启动15项重点任务,包括启动9项一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8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政府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提高乡村医生待遇,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水平,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探索基本医疗保险运行管理办法,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快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1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引导社会资本办医
目标: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全行业管理职能。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解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一是完善区域卫生规划。明确公立医院的资源配置标准和主要功能,合理调整医疗机构布局和规模,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和贷款行为。加快市级十大公共医疗卫生工程建设,加强万州、涪陵、黔江、江津、永川、合川等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
二是开展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和监管机制改革,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分配激励机制,稳步推动医务人员合理流动,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强化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行为监管,对有条件的医院开展“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奖惩分明”等多种管理办法的试点。
三是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从2010起,将在江北区开展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配套改革试点,为下一步全市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积累可借鉴的实践经验(本报10月9日曾报道江北鱼嘴卫生院模式,市区两级卫生部门前去总结经验)。
2
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比非基本的高10%
目标: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制定重庆市基本药物目录。调整药品产业结构,促进规模经营。开展基本药物公开招标采购,实行集中统一配送制度。合理确定基本药物统一采购价格,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
解读:主要从四个方面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建设。
一是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确定重庆市基本药物,各区县统一使用。
二是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大力支持、鼓励我市药品生产企业参与基本药物生产,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基础上,尽量降低生产成本。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实行公开招标、集中统一配送制度,将采购药品直接配送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
三是根据招标情况,结合统一配送费用,合理确定本市基本药物统一采购价格。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进购价格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四是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完善执业药师制度。完善处方管理制度。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10%。
3
政府补助加服务收费 公立医院不再以药养医
目标: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经费纳入区县财政足额补助工作,核定人员编制,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绩效工资。对取得乡村医生从业资格,且被聘任在村卫生室工作的乡村医生给予补助。
解读: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政策,一是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人员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
二是对社会力量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偿。
三是对取得乡村医生从业资格且被聘任在村卫生室工作的乡村医生给予补助,2009年补助标准不低于人均每月200元,2010年补助标准不低于人均每月300元,2011年补助标准不低于人均每月400元。
四是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所需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足额安排。
五是逐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
六是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专项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