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招商引资危机中轻民本 应警惕重蹈凤翔污染覆辙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9年10月23日08:09

  先征后返变相免税

  记者调研了解到,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为了拼“优惠”条件抢商,采取了先对企业收税再以地方财政奖励给企业的办法,变相给招商企业免税或退税,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有关人士说,现在地方政府给招商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很大一部分是体现在税收上,地方政府无权动用国税这部分,但地税这块有一定自由支配余地,因此,许多政府通过奖励方式,将地税部分返还回企业。

  据介绍,根据企业投资额、税收多少,地方政府给企业“免税”或“退税”优惠政策也各不相同。各个省市在网上公布的都是普惠政策,一些特殊优惠政策只有企业投资意向明确后才会公布。

  黑龙江绥化市招商局副局长李德政说,目前当地对招商引资企业的政策是“三免两减半”,即前三年企业上缴的所得税和增值税的地方留成部分,地方政府奖励给企业;后两年再奖励地方留成部分的一半。这位干部说,虽然上面收紧了税收政策,但为了招商引资,地方留成部分一般都会奖励给企业。此外地方政府还要对企业周边的基础设施进行“三通一平”,即通水、通电、通讯,平整交通路面。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各地不断拼优惠政策,有的地方对企业实行“三免六减半”,在基础设施上,政府出资建设做到“七通一平”、“九通一平”。

  黑龙江尚志市委书记刘志国介绍,去年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为了鼓励企业的积极性,以便让企业继续发展以带动产业以及就业,该市为一个乳品企业“免”了600万元的税款。

  据一些招商部门负责人透露,我国一些地方在给企业所得税的优惠上,也在不断突破“尺度”。有地方甚至给企业拿出上亿元“奖励”资金。

  “捡到篮里都是菜”漠视环保

  记者调研发现,虽然各地都声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但由于一些地方条件所限投资者少,“选商”仍停留在口号阶段,一些污染企业或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的企业仍被一些地方政府当作香饽饽。

  记者了解到,一些小炼钢、小炼焦等企业由于在东部无法生存,正在向西部转移,有的主动找上门在西部一些县市投资建厂。对此,一些招商干部普遍表示无奈,因为由于招商压力大,多数地方没有选商余地。

  西部某著名能源化工基地一位干部说,那里作为全国重要的效能开发区之一现已成为投资热土,从2004年至目前,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已达500多亿元。但令人头疼的一件事是开发区内二氧化碳排放量很大,区内仅三个电厂一年烧煤量达1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达二三十万吨。

  记者在宁蒙陕甘毗邻地区一些高耗能产业聚集的县市看到,虽然国家去年规定炼焦行业不准小于生产能力60万吨,但不少地区仍有小于该规模的企业在生产。一些干部坦言,2005年起,国家对一些小污染企业要求改造,时限为2010年,现在看,要想所有小企业都按时达到标准是很难的。有些能填补上下游空白的项目,不发展又可惜,所以地方有时会打擦边球继续发展。

  谨防“撞线”行为蔓延

  针对各地招商引资冲击政策红线现象,西安市招商局招商策划处处长郜义说,在招商竞争越来越加剧的情况下,各地都在比谁的政策更优惠,在土地、税收、环保等政策方面都在“突破”,应警惕这种行为蔓延。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生产力学会理事笪志刚说,我国东北和西部一些地区由于在招商引资方面饥不择食,目前仍在重复南方的招商引资之路。一些地方更多地注重招商引资的数量,很少有人真正地顾及环保、土地等问题,这可能给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对此国家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同时应明确规定地方“优惠”不准超过底线,以约束各地的“过格”行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说,各地优惠政策大比拼的背后,是在土地、资金、资源等方面付出越来越多的“隐性代价”,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问题上,没有体现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要求,相反却在冲撞国家政策红线,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