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失能、残疾三类老人接近4000万
“在我国1.6亿老年人中,身体不能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高龄失能老人是1300多万,如果再加上残疾老人,需要照料的高龄失能接近4000万人。这些老人亟需社会的关注和照料。”10月27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寸草心敬老志愿者全国联盟主席刘红尘在北京大学就我国老龄化问题作报告时指出,如果解决不好高龄失能老人的医疗和照料问题,将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老年人的幸福。
刘红尘说,截至2008年12月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6亿,约占总人口的12%,居世界首位,相当于整个欧洲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并且还在以年均3%以上的速度递增,是我国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与人口老龄化伴生的,是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趋势日益明显,”他说,我国城市地区的空巢老人家庭已达到老年人家庭总数的49.7%,农村地区空巢老人家庭已达到老年人家庭总数的38.3%;全国完全失能的老年人已由2000年的799万增加到今年的940万,部分失能老年人同期由1461万增加到1894万。
养老床位和护理人员不足带来两大难题 刘红尘说,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残疾老人)增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两大难题:首先是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2000年至2006年,我国城乡老年人日常生活需要全护理和照料的比例已由6.6%升至9.8%,愿意到养老机构长期住养的老年人数量剧增,对机构养老床位的潜在需求量已从2000年的1821万张上升到2007年的2300多万张。“但我国现在养老机构的床位数仅为230万张,收养了不到130万老人,尚不及老年人总数的1%,供求严重失衡。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奇缺,目前全国受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尚不足两万人,严重制约了为高龄失能老人的服务。”其次是医疗护理问题。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寸草心敬老志愿者联盟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调查的高龄失能老人几乎都有医疗护理的需求。但是,医院里没有专为这些老人准备的床位,一般的养老机构又不具备接收这种失能老人的条件,若在家中生活,子女和保姆都不具备专业的照护知识。如果某个家庭中有一位这样的失能老人,子女的工作、生活都将受到极大影响。
“养老机构延伸服务社区”有望成解决良方 刘红尘说,如何解决高龄失能老人最迫切需要的日常照护、医疗保健问题,一直是困扰步入老龄化中国的重大社会课题。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寸草心敬老志愿者联盟,不久前正式启动全国助老行动,并发布了有望解决这一难题的“养老机构延伸服务社区”新模式。
这种新模式的特点是,中国老基会寸草心联盟和一家专业养老机构联合起来,以强大的志愿者队伍和养老机构的专业医护人才,为高龄失能老人提供日常照护、医疗保健和送餐3项主要服务,解决最实际的困难。今年2月份开始,中国老基会寸草心联盟和天津市劲松护养院联合试点“养老机构延伸服务社区”新模式,经过9个月试验初见成效,这种新模式的工作体系在天津市和平区11个社区初步建立。
刘红尘说,这种新模式将养老机构专业的医疗护理特长和敬老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结合起来,为更多高龄失能老人提供专业化服务,体现了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特点,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更新养老服务理念、创新养老服务方式、解决养老服务难题,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有很大贡献。“今年年底前,这种新模式将在陕西、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继续试点积累经验,明年将在全国推广。” (来源:人民网-社会频道)